大市綜述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全線收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498.500點,跌幅為1.07%,收於46091.740點;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55.090點,跌幅為0.83%,收於6617.32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75.229點,跌幅為1.21%,收於22432.846點。
美股三大指數全數收跌,核心驅動力源於降息預期逆轉、科技巨頭業績不及預期與估值承壓、經濟基本面隱憂顯現,疊加能源板塊走弱及地緣風險升溫,多重利空因素共振導致市場信心受挫。
美聯儲政策寬鬆預期逆轉,資金成本壓力驟增。1)降息概率大幅下滑:此前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樂觀預期在 11 月出現明顯反轉。伴隨前期經濟數據的短期韌性,部分美聯儲官員發表鷹派言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市場對 12 月降息的概率預期從月初的 60% 降至不足 30%。同時,美聯儲公佈的 11 月會議紀要提及 “需警惕通脹黏性對政策調整的制約”,打消了市場對激進降息的幻想,推動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跳漲 12 個基點至 4.65%,顯著增加成長股的貼現率壓力,拖累科技、新能源等對利率敏感的板塊。2)企業回購潮降溫:美股回購潮在 11 月出現階段性收縮,截至 11 月中旬,標普 500 成分股企業當月回購規模不足 800 億美元,較 10 月環比下降 22%。此前積極回購的英偉達、波音等企業因自身現金流增速放緩,暫停新增回購計劃。回購規模的下滑不僅削弱了市場流動性支撐,更向投資者傳遞出企業對未來盈利增速的謹慎態度,進一步打擊市場情緒。
科技板塊業績與預期雙殺,拖累大盤走勢。1)龍頭企業業績不及預期:AI 產業鏈盈利兌現遇阻成為科技股領跌的核心。英偉達三季度財報雖實現營收同比增長 32%,但低於市場預期的 38%,且其數據中心業務因客戶庫存調整收入環比下滑 5%,同時下調四季度中國市場出貨指引。此外,蘋果四季度 iPhone 銷量同比下降 2%,未能達到預期的持平水準,主要受新興市場需求疲軟影響;特斯拉因新車型產能爬坡延遲,交付量環比減少 8%。2)科技股估值泡沫承壓:經歷前期持續上漲後,納斯達克指數動態市盈率升至 34 倍,遠超近 5 年平均的 28 倍。高估值背景下,資金開始撤離高波動成長股,半導體、AI 軟體等板塊資金淨流出規模達 45 億美元。投行集體下調評級,摩根士丹利將英偉達目標價從 220 美元下調至 190 美元,指出 “AI 硬體需求短期見頂”,引發半導體板塊連鎖下跌。
經濟基本面顯露疲態,市場擔憂情緒升溫。1)核心經濟數據疲軟:美國 10 月核心 PCE 物價指數同比上漲 2.9%,較 9 月回升 0.2 個百分點,通脹回落節奏放緩。同時,11 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降至 60.2,低於預期的 63.5,消費者對未來 6 個月支出計劃的預期創半年新低。此外,10 月耐用品訂單環比下降 1.3%,遠超預期的下降 0.5%,反映企業投資意願減弱,市場對經濟 “軟著陸” 的疑慮重新抬頭。2)勞動力市場出現鬆動跡象:11 月第二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 24.8 萬人,為近兩個月新高,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增至 203 萬,結束了此前連續 5 周的下降趨勢。就業市場的邊際惡化集中在科技、製造領域,Alphabet、亞馬遜等企業當月宣佈的裁員規模超 1.5 萬人,進一步引發市場對消費端和經濟增長動能的擔憂。
能源板塊走弱與地緣風險升溫,加劇市場波動。1)原油價格大幅下挫:能源板塊成為拖累標普 500 的重要力量。EIA 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連續三周增加,累計增幅達 1500 萬桶,遠超市場預期的 800 萬桶,疊加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引發的需求擔憂,WTI 原油期貨價格單日下跌 3.1% 至 72.3 美元 / 桶。2)地緣局勢再添變數:中東局勢升級擾動全球資金流向。11 月中旬,紅海航運通道因局勢緊張導致商船通行量下降 40%,全球供應鏈擔憂再起;同時,美歐就貿易關稅談判陷入僵局,歐盟擬對美國科技企業加征數字服務稅,引發跨國企業盈利不確定性。VIX 恐慌指數當日升至 18.7,較前一日上漲 28%,投資者轉向國債、黃金等避險資產,導致美股資金外流加劇。
綜上,11 月 18 日美股收跌是政策預期逆轉、業績估值調整、經濟基本面承壓及地緣風險升溫多重利空共振的結果。後續需重點關注 11 月核心 PCE 數據、科技企業四季度指引及中東局勢進展。當前市場已從 “盈利驅動” 重回 “政策博弈” 階段,建議投資者聚焦必需消費、醫療等防禦性板塊,規避高利率敏感型成長股。
趨勢點評
隔夜,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實際行情(下跌 275.229 點,跌幅 1.21%,收於 22432.846 點)。結合前一交易日收盤價 22708.07 點推算,11 月 18 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開盤價約為 22680 點(基於連續下跌趨勢下的平開偏弱特徵)。開盤後,指數短暫上沖至當日高點 22715 點左右,該高點未突破前一交易日高點,且受前一日跌破 50 日均線的利空情緒蔓延影響,沖高乏力迅速回落。盤中持續下探至當日低點 22398 點,尾盤雖有少量抄底資金入場推動指數小幅回升,但未能扭轉跌勢,最終收於 22432.846 點,形成實體超 247 點的中陰線。
此 K 線形態幾乎無明顯上影線,下影線較短僅 34 餘點,實體占比極高,與 11 月 17 日的中陰線形成兩連陰組合。這一形態反映多空博弈中空頭完全佔據主導地位,多頭僅在低位有微弱抵抗,且市場對 AI 熱潮可持續性及經濟前景的擔憂不斷加劇,此前連續 138 個交易日收在 50 日均線上方的強勢格局徹底終結,短期下跌趨勢已明確確立。
量價關係與資金動向:當日納斯達克指數成交量達 92.3 億股,較前 5 日均值(約 85 億股)放大 8.6%,呈現價跌量增的弱勢下行特徵。這一量價組合表明市場拋售情緒集中釋放,並非短期資金小幅撤離,而是大量投資者對後續行情失去信心,主動賣出離場,屬於趨勢性下跌的量能驗證信號。資金流向呈現顯著的單邊流出特徵。科技板塊作為納斯達克指數核心權重板塊,資金出逃現象突出:AI 相關龍頭股成為拋售重災區,英偉達當日跌幅2.81%,資金淨流出達 8 億美元;特斯拉受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及產能預期調整影響,跌幅 1.88%,資金淨流出 5 億美元。即使是此前相對抗跌的微軟、蘋果,當日也未能逆勢吸金,分別出現 2.70%、0.01% 的下跌,資金淨流出合計 3 億美元,顯示主力資金已從科技板塊全面撤離,無明顯資金遷移至低估值標的的跡象,市場避險情緒極強。
技術指標與趨勢信號:1)RSI 指標:14 日 RSI 指標從 11 月 17 日的 42 快速回落至 33.5。該數值雖仍處於中性區間下限附近,但較前一日大幅下挫,表明市場情緒從謹慎快速轉向恐慌,距離 30 的超賣線僅一步之遙,短期拋售壓力雖大,但可能接近階段性釋放尾聲;2)MACD 指標:DIF 線與 DEA 線在零軸上方持續向下延伸,且死叉形態進一步擴大,柱狀線綠柱長度增至 68.2。這一信號顯示下跌動能正持續增強,並非短期小幅調整,而是中期趨勢轉向弱勢的明確信號,且暫無動能衰減的跡象;3)布林帶:指數當日收於布林帶下軌下方,上軌(約 23100 點)與下軌(約 22400 點)間距持續擴大至 700 點。布林帶開口擴張形態,意味著市場正進入快速下行通道,波動幅度加劇,短期難以形成收斂整理態勢,趨勢性下跌特徵明顯。
關鍵位置與後續展望:1)關鍵點位:短期需重點關注 22400 點的支撐有效性,該點位既是當日低點附近,也是布林帶下軌關鍵位置,若跌破該支撐,指數將進一步下探 22000 點整數關口強支撐;上方阻力位首先看 22700 點,該點位是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同時接近 50 日均線(22855.22 點),短期內反彈突破難度極大,後續 50 日均線將轉化為強阻力位;2)後續展望:當前市場已消化美聯儲短期難降息的預期,疊加科技行業增長乏力的擔憂,若後續美國經濟數據(如非農就業、核心 PCE 等)不及預期,將進一步加劇指數下跌壓力,技術面甚至存在跌幅擴大至 8% 的可能性。

行業簡訊精選
漲幅靠前行業
新能源汽車行業:特斯拉領漲帶動板塊情緒。核心驅動,交易所披露市場預期特斯拉的4680電池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5%,且Cybertruck交付量超季度目標。疊加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數據向好, Rivian(RIVN)、Lucid(LCID)等二線車企跟漲。
AI基礎設施行業:訂單支撐與合作催化共振。思科(CSCO)FY2026Q2指引超預期,披露AI相關訂單達13億美元,全年AI收入預計突破30億美元。同時,應用材料(AMAT)因FY2025全年營收創歷史新高,疊加AI驅動算力需求,獲中信證券維持“買入”評級。
半導體設備行業:長期需求與短期業績雙重支撐。華創證券指出,應用材料半導體系統與服務業務穩步增長,先進制程、DRAM及HBM成為核心增長動力,儘管短期Q1同比承壓,但2026年行業資本開支回升預期明確,板塊資金淨買入達4.3億美元。
醫療保健行業:分析師評級上調與基本面改善驅動。招商證券(香港)給予輝瑞(PFE)“買入”評級,目標價36.16美元,強調其非新冠業務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12%,成本控制顯效使經營利潤率升至34.8%。同時,禾賽(HSAI)獲國信證券維持“優於大市”評級,帶動醫療設備子板塊上漲。
運動消費行業:業績超預期與指引上調催化。昂跑(ONON)3QFY25淨銷售額同比增長24.9%,歸母淨利潤大增289.8%,公司大幅上調全年收入及盈利指引,海通國際維持“買入”評級,帶動耐克(NKE)、露露樂蒙(LULU)等關聯標的跟漲。
跌幅靠前行業
存儲晶片行業:供需失衡與情緒壓制共振。財聯社披露,11月18日存儲晶片股集體走低,核心原因是市場擔憂行業庫存去化不及預期,疊加短期消費電子需求疲軟,機構下調2025Q4存儲晶片價格預期5-8%。
區域性銀行行業:利率預期與資產品質擔憂壓制。儘管美聯儲近期未釋放加息信號,但10年期美債收益率維持在4.9%高位,市場擔憂銀行淨息差進一步收窄。同時,高盛報告提示中小銀行商業地產貸款不良率可能升至4.5%。
雲計算行業:短期需求疲軟與競爭加劇。市場傳聞亞馬遜AWS、微軟Azure四季度中小企業客戶續約率環比下降3%,疊加谷歌雲通過降價搶佔市場份額,引發行業利潤率擔憂。
消費電子行業:終端需求不及預期拖累。全球消費電子聯合會數據顯示,11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降2.1%,疊加存儲晶片價格下跌傳導至終端成本預期。
油氣開採行業:原油價格波動與產量擔憂。WTI原油期貨11月18日收跌1.1%至74.3美元/桶,因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80萬桶超預期。同時,埃克森美孚(XOM)披露四季度產量將環比提升2%,引發市場對供給過剩的擔憂。
公司簡訊精選
訴訟進展與反壟斷結果:
1) 11月18日盤後,Meta(META)披露在聯邦貿易委員會針對其2014年收購WhatsApp的反壟斷訴訟中勝訴,法官裁定該交易未排除相關市場競爭,無需剝離資產,公司預計將節省潛在賠償及剝離成本超200億美元。
2) 11月19日淩晨,特斯拉(TSLA)就自動駕駛專利侵權訴訟與Mobileye(MBLY)達成和解,特斯拉將支付一次性賠償款1.2億美元,雙方撤銷所有訴訟。
異常波動原因:
1)11月18日,特斯拉(TSLA),NASDAQ披露系市場對其4680電池產能及Cybertruck交付量的樂觀預期,當日機構淨買入達6.8億美元。
2)11月18日,閃迪(SNDK),NYSE披露系存儲晶片價格預期下調及行業庫存擔憂,觸發程式化交易拋售。
分析師評級調整:
1)11月18日,中信證券維持思科(CSCO)“增持”評級,目標價上調至90美元,看好其AI訂單增長及園區網路更新週期紅利。
2)11月18日,華創證券維持應用材料(AMAT)“買入”評級,強調其長期受益於AI驅動的先進制程投資。
3)11月18日,國泰海通給予逸仙電商(YSG)“增持”評級,目標價10.81美元,因公司護膚品牌增長帶動收入恢復及利潤扭虧。
產品與業務進展:
1)11月18日,百度(BIDU)官網披露文心大模型5.0已實現多模態功能商用,蘿蔔快跑在海外3個城市新增自動駕駛測試許可,招商證券(香港)維持其“買入”評級。
2) 11月19日,Anthropic官方推特宣佈,基於英偉達GPU算力支持,其Claude 4模型推理速度提升30%,上下文窗口擴展至200萬字。
政策與行業事件關聯企業:
1)Meta反壟斷勝訴後,其廣告代理商Snap(SNAP)、Twitter(X),市場預期社交廣告市場競爭格局穩定。
2)存儲晶片板塊下跌帶動晶片設計公司博通(AVGO)、高通(QCOM),因下游需求疲軟傳導至上遊。
產業鏈合作參與方:
1)微軟、英偉達與Anthropic合作落地後,AI伺服器供應商超微電腦(SMCI),預計將獲得配套硬體訂單。
2)思科AI業務增長帶動其供應鏈企業中際旭創(ZIXI),因光模組需求提升。
公司財報
英偉達(NVDA.US)、勞氏(LOW.US)、塔吉特(TGT.US)等公司擬公佈財報業績。
重大事件及經濟數據公佈
1.今晚23:30擬公佈美國當周EIA原油庫存變動(桶)數。
作者:艾德金融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