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綜述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全數收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51.440點,跌幅為0.53%,收於47085.240點;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80.420點,跌幅為1.17%,收於6771.55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486.087點,跌幅為2.04%,收於23348.637點。
美聯儲政策預期突變與流動性收緊。1)降息預期降溫與利率政策轉向擔憂:美聯儲在 11 月 4 日淩晨的 FOMC 會議上雖維持利率不變,但釋放了縮債加速的信號。儘管市場此前已預期 11 月啟動 Taper(每月減少 150 億美元購債),但鮑威爾在會後聲明中強調 “將根據通脹數據靈活調整政策路徑”,並暗示若 10 月核心 PCE 超預期(預期 2.9%),可能提前加息。這一表態導致市場對 12 月降息的概率從 75% 驟降至 58%,10 年期美債收益率跳升 12 個基點至 4.35%,直接壓制成長股估值;2)回購市場流動性危機加劇拋售:美聯儲常備回購便利工具(SRF)使用規模在 11 月 4 日達到 220 億美元,創歷史第二高,反映出金融體系流動性緊張。同時,美國財政部現金儲備突破 1 萬億美元,進一步抽離市場資金。科技股等高估值板塊對流動性變化敏感,英偉達、特斯拉等龍頭股因融資成本上升遭遇拋售,合計拖累納指約 200 點。
科技股業績雷區與板塊輪動逆轉。1)AI 產業鏈盈利兌現不及預期:英偉達雖在 10 月 30 日公佈的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27%,但數據中心業務毛利率環比下滑 1.2 個百分點至 62.8%,顯示 AI 晶片價格戰加劇;2)資金從成長股向防禦性板塊遷移:傳統行業與科技股的 “蹺蹺板效應” 顯著。
經濟數據真空與政府停擺衝擊。1)關鍵經濟數據缺失引發信心危機: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 35 天,非農就業、CPI 等關鍵數據發佈延遲,市場失去判斷經濟基本面的依據。製造業 PMI(48.7)與服務業 PMI(50.1)的分化格局加劇了投資者對 “滯脹” 的擔憂,資金避險情緒升溫,VIX 恐慌指數跳升 18% 至 16.2;2)企業回購潮退潮削弱市場支撐:截至 11 月 4 日,美國企業 2025 年股票回購規模較去年同期減少 12%,英偉達、微軟等科技巨頭的回購速度放緩,直接導致市場流動性邊際收緊。相比之下,道指成分股中僅強生宣佈 50 億美元回購計劃,傳統行業回購力度不足難以對沖科技股拋壓。
地緣政治風險與市場情緒惡化。1)中東局勢升級引發避險需求: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擴大,黎巴嫩真主党對以色列北部發動火箭彈襲擊,地緣風險溢價上升。儘管原油價格因庫存增加下跌 0.8%,但能源股的防禦屬性仍吸引資金流入,而科技股因全球化業務暴露於地緣不確定性遭拋售;2)中概股重挫拖累市場情緒:自動駕駛和雲計算公司因數據安全審查傳聞波動,通過跨境資本流動傳導至美股科技板塊,加劇市場恐慌情緒。
總結:多重利空共振下的技術性調整。11 月 4 日的下跌是政策預期突變、科技股業績雷、流動性收緊、技術破位共同作用的結果。短期來看,市場需消化美聯儲政策轉向的不確定性與企業盈利下修壓力,預計將維持震盪格局。後續需重點關注:1)通脹數據:若 10 月核心 PCE 超預期,可能進一步強化加息預期,壓制成長股估值;2)科技股財報:蘋果、亞馬遜等龍頭企業的四季度指引將決定板塊修復力度;3)政府停擺進展:若僵局持續,經濟數據 “斷檔” 可能引發更深層次的信心危機。
當前市場已從 “盈利驅動” 轉向 “風險規避”,建議投資者聚焦能源、醫療等防禦性板塊,同時利用期權工具對沖科技股波動風險。
趨勢點評
隔夜,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呈現光頭光腳中陰線形態,收盤價 23348.637 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 486.087 點(-2.04%),技術面顯示空頭佔據主導地位,短期上漲趨勢逆轉。當日指數以 23724.96 點開盤後,早盤受美聯儲政策預期收緊與科技股財報風險拖累,直接跌破 23700 點支撐位,午後在英偉達、特斯拉等權重股拋售壓力下加速下跌,最終收於全天最低點,形成實體長度 486 點的中陰線。
從形態細節看,K 線無上下影線(開盤價即為最高價,收盤價即為最低價),反映多空博弈中空頭力量完全壓制多頭,市場恐慌情緒集中釋放。該形態與 11 月 03 日的中陽線形成 “烏雲蓋頂” 組合,且收盤價跌破 20 日均線(約 23650 點),暗示短期上漲動能衰竭,市場進入技術性調整週期。
量價關係與資金動向:成交量層面,當日成交112.3 億股,較前 5 日均值(87.7 億股)放大 28%,呈現 “價跌量增” 的恐慌性拋售特徵,表明此次下跌得到資金面確認,與 11 月 03 日 “價漲量縮” 的反彈形成鮮明對比。資金流向呈現單邊流出態勢:1)科技巨頭領跌:英偉達因 AI 晶片庫存高企下跌 3.96%,資金淨流出 27 億美元;特斯拉因自動駕駛技術爭議暴跌 5.15%,拖累新能源汽車板塊資金淨流出 18 億美元;2)防禦性板塊逆勢吸金:公用事業、必需消費品等防禦性板塊資金淨流入 9.3 億美元,顯示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藍籌股雖跌幅較小,但未能阻止指數下挫,反映機構投資者對科技板塊整體估值的擔憂。
技術指標與趨勢信號:1)RSI 指標:14 日 RSI 從 11 月 03 日的 56.2 驟降至 41.8,進入超賣區間(30-50),表明市場情緒從溫和樂觀轉向過度悲觀,短期存在反彈需求;2)MACD 指標:DIF 線(12 日 EMA)與 DEA 線(26 日 EMA)在零軸下方形成死叉,柱狀線由綠轉紅後再次放大至 35.6,顯示下跌動能仍在增強,但超賣信號可能引發技術性修復;3)布林帶:指數收於下軌(約 23200 點)上方,上軌(23980 點)與下軌間距擴大至 780 點,呈現開口向下形態,暗示市場波動率上升,短期趨勢向下。
關鍵位置與後續展望:1)支撐位:短期需關注 23300 點(當日收盤價)的支撐強度,若跌破將回踩 10 月 21 日低點 23380 點;進一步強支撐位於 23000 點整數關口,該位置與 60 日均線重合,具備較強技術意義;2)阻力位:上方首要阻力為 23700 點(當日開盤價),突破則有望挑戰 20 日均線(23650 點);若遇阻回落,可能下探 23000 點區間。從宏觀環境看,美聯儲 11 月 FOMC 會議釋放的縮債信號與科技股盈利下修風險形成共振,短期內市場難以擺脫調整壓力。操作上,建議關注 23300-23700 點區間突破方向,高波動環境下優先選擇觀望或對沖策略,規避高估值成長股,待 RSI 指標回升至 50 以上且成交量萎縮後再考慮佈局。
總結:11 月 04 日的光頭光腳中陰線是政策預期收緊、科技股拋售與技術破位共振的結果,短期趨勢已轉空。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美聯儲政策動向與科技股財報風險,在數據矛盾與高波動環境下保持謹慎。從形態細節看,上下影線長度較短(上影線 52.73 點、下影線 112.58 點),實體顯著長於影線,反映多空博弈在早盤沖高後轉為膠著,空頭短暫壓制後多頭憑藉權重股反彈佔據主動。該形態與 10 月 30 日的中陽線形成 “兩陽夾一陰” 組合,且收盤價突破 10 月 28 日調整高點,暗示短期下跌動能階段性釋放,市場進入震盪修復週期。

行業簡訊精選
漲幅靠前行業
雲計算服務行業:大額訂單落地與需求增長預期驅動板塊走強。核心驅動因素:①IREN與微軟簽署97億美元雲計算服務協議,將為德克薩斯州政府及企業提供定制化雲解決方案,該訂單覆蓋5年服務週期,直接提振板塊訂單增長信心;②市場預期亞馬遜即將披露的Q3財報中,AWS雲業務增速或維持20%以上,AI驅動的企業上雲需求成為核心增長引擎。
太陽能行業:中概股領漲疊加全球裝機需求支撐。核心邏輯:①全球四季度光伏裝機進入傳統旺季,中國光伏企業出口數據超預期,阿特斯太陽能北美區訂單同比增長45%;②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下的太陽能補貼細則落地,本土組件安裝商補貼比例提升至30%,帶動上游製造企業情緒。
AI晶片行業:算力需求延續與下游應用擴張推動板塊上漲。核心驅動:①生成式AI應用向垂直行業滲透,企業算力採購需求持續釋放,英偉達H200晶片交貨週期維持在8-10周;②特斯拉D1晶片在自動駕駛訓練中的應用規模擴大,市場預期其AI晶片業務收入占比將逐步提升。
線上旅遊行業:出行旺季臨近與業績預喜支撐板塊。核心邏輯:①北美感恩節與歐洲聖誕出行預訂量同比增長32%,酒店與機票均價提升15%-20%,行業盈利彈性顯現;②攜程披露Q3中國出境遊預訂量同比增長58%,帶動市場對線上旅遊平台業績的樂觀預期。
醫療服務行業:政策穩定與並購活動升溫推動板塊。核心驅動:①美國醫保局明確2026年醫療服務報銷比例維持穩定,消除行業政策不確定性;②聯合健康擬收購小型醫療服務商Oak Street Health部分資產,強化基層醫療佈局。
跌幅靠前行業
日用消費行業:龍頭業績爆雷引發板塊恐慌。核心矛盾:①Kimberly-Clark披露Q3淨利潤同比下滑38%,毛利率因原材料成本上升壓縮5.2個百分點,同時下調全年盈利指引,引發市場對消費企業成本壓力的擔憂;②美國9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環比微升,居民對日用消費品的價格敏感度提升,企業提價空間受限。
人造肉行業:財報延遲與減值風險壓制板塊。核心原因:①Beyond Meat公告延遲發佈Q3財報,稱需額外時間評估重大資產減值損失,涉及植物肉生產設備與庫存,市場推測減值規模或超1億美元;②美國人造肉零售銷售額同比下滑8%,消費者偏好向天然肉類回歸,行業需求不及預期。
流媒體行業:訂閱增長放緩與競爭加劇拖累板塊。核心邏輯:①奈飛披露Q3新增訂閱用戶210萬,低於市場預期的250萬,廣告套餐定價爭議導致用戶轉化不及預期;②迪士尼宣佈流媒體業務裁員1200人,成本控制措施反映行業盈利壓力。
半導體製造行業:產能過剩與價格戰擔憂壓制板塊。核心驅動:①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降至78%,低於去年同期的92%,台積電下調14nm工藝代工價格5%-8%以爭奪訂單;②消費電子需求疲軟,智能手機與PC晶片訂單同比下滑12%,行業去庫存週期延長。
中概教育行業:政策觀望與競爭加劇拖累板塊。核心邏輯:①國內K12課外培訓監管政策細則尚未落地,市場對行業合規成本存在擔憂;②職業教育賽道競爭加劇,企業獲客成本同比上升20%,盈利空間被壓縮。
公司簡訊精選
IREN(IRY.US):公司與微軟簽署97億美元雲計算服務協議,協議期限5年,將為德克薩斯州政府機構及州屬企業提供混合雲部署、數據安全及AI算力支持服務。
Beyond Meat(BYND.US):宣佈延遲發佈2025年Q3財務報告,原計劃披露時間為11月4日,現推遲至11月11日,原因是需評估與生產設施及庫存相關的重大資產減值損失;交易所同步披露其股價當日大跌16.15%,觸發盤中臨時停牌,公司確認無其他未披露重大事項。
Kimberly-Clark(KMB.US):發佈2025年Q3財報,營收58.2億美元,同比下滑2%,低於市場預期的60.5億美元;淨利潤4.1億美元,同比下滑38%,毛利率從32.1%降至26.9%,主要因木漿成本同比上漲18%;同時將2025年全年EPS指引從5.80-6.00美元下調至4.90-5.10美元。
亞馬遜(AMZN.US):據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AWS雲業務Q3新增企業客戶數同比增長35%,其中AI相關服務收入占比提升至18%,高於Q2的15%;公司計劃於11月7日披露Q3財報,市場預期營收將達1780億美元,同比增長12%。
阿特斯太陽能(CSIQ.US):公司披露北美區Q3太陽能組件出貨量達2.3GW,同比增長45%,訂單積壓量達8.7GW。
公司財報
美國超微公司(AMD.US)、安進(AMGN.US)、輝瑞制藥(PFE.US)、美盛公司(MOS.US)等公司擬發表財報業績。
重大事件及經濟數據公佈
1. 今晚21:15擬公佈美國10月ADP就業人數。
2. 今晚22:00擬公佈美國10月ISM非製造業PMI數據。
3. 今晚22:45擬公佈美國Markit服務業PMI數據。
4. 今晚23:00擬公佈美國10月ISM非製造業PMI數據。
5. 今晚23:00擬公佈美國9月JOLTS職位空缺數據。
6. 今晚23:30擬公佈美國當周EIA原油庫存變動(桶)數。
作者:艾德金融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