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綜述
上周,美股市場呈現普漲態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 81.38 點,漲幅 0.19%,收於 44193.12 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勁升 252.87 點,漲幅達 1.21%,報 21169.42 點;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揚 45.87 點,漲幅 0.73%,收於 6345.06 點。美東時間 8 月 8 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據 Wind 數據,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 0.47%,報 44175.61 點;標普 500 指數漲 0.78%,報 6389.45 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 0.98%,報 21450.02 點,創收盤新高。
當日市場上漲主要得益於大型科技股的強勢表現。以 “Magnificent 7” 為代表的科技巨頭持續受捧,其市值占 S&P 500 的約 35.4%,接近歷史高位。如蘋果股價當日漲超 4%,本周累計上漲超 13%,市值增加超 3900 億美元。這主要源於特朗普稱蘋果承諾增加 1000 億美元國內製造業投資,市場對其未來業績增長預期提升。
從板塊來看,依據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的行業分類標準(GICS),在 FactSet、晨星等平臺統計下,當日標普 500 指數十一大板塊中,科技板塊漲幅居前,達 1.22%。科技股的良好表現與行業持續的創新驅動及盈利預期改善有關。例如,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領域不斷取得技術突破,相關企業訂單量和營收預期上調。通信服務板塊同樣表現出色,漲幅為 1.21%,社交媒體和互聯網服務企業受益於用戶增長和廣告業務復蘇,推動該板塊上行。
同時,投資者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升溫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情緒。此前美聯儲部分官員表態對勞動力市場前景擔憂,暗示可能儘早放寬貨幣政策,市場預期 9 月降息概率大幅提升,這使得對利率敏感的科技成長股更具吸引力。
展望本周,以下重大事件或對美股市場產生影響:1)特朗普關稅政策相關:特朗普在 8 月宣佈一系列關稅政策調整,如計劃對半導體進口徵收 100% 關稅(對本土制造晶片商豁免),還宣佈將對墨西哥和歐盟徵收 30% 的關稅 。這些政策引發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市場擔憂貿易摩擦升級將衝擊全球經濟增長,進而影響美國企業的海外營收和供應鏈穩定性。預計本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將繼續擾動市場。若墨西哥和歐盟採取反制措施,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升級,美股相關出口企業和跨國企業股價可能承壓。尤其是製造業、汽車業等與貿易關聯緊密的板塊,成本上升和海外市場需求下降將影響其盈利預期,進而拖累指數。
2)美聯儲高層變動:美東時間 8 月 1 日,美聯儲宣佈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將辭去其在美聯儲理事會的職務,8 月 8 日生效。特朗普表示對美聯儲理事會出現職位空缺感到興奮,市場猜測其可能借此提名新理事以對利率政策施加更大影響。這一事件引發市場對美聯儲未來貨幣政策走向不確定性的擔憂,投資者密切關注新理事人選及可能帶來的政策變化。美聯儲理事職位空缺及潛在人事變動,或將使得本周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預期更為複雜。若特朗普提名的新理事傾向於更激進貨幣政策調整,可能短期內刺激市場,但也會增加長期通脹和經濟過熱風險;反之,若維持相對穩健立場,市場波動可能相對緩和,但對高估值科技股等可能形成一定壓力。
3)企業財報發佈:眾多企業在 8 月陸續發佈財報,如禮來在 8 月 7 日公佈的二季度財報數據雖超出市場預期,但減肥藥減重數據低於預期,股價當日下跌逾 14%。企業財報表現直接影響個股股價,進而影響指數和板塊走勢,市場依據財報對企業未來盈利和發展前景進行重新評估。預計本周還有大量企業財報發佈,企業盈利表現將持續主導個股和板塊行情。若財報整體表現優於預期,將支撐市場上行;反之,若業績爆雷增多,市場可能出現回調,特別是當前處於高位的科技板塊,對業績不達預期的敏感度較高。
趨勢點評
上周五,納斯達克指數日 K 線收大陽線。開盤後指數穩步上行,多方力量強勁,全天幾乎呈現單邊上漲態勢。K 線實體較長,顯示當日多頭佔據明顯優勢。指數連續多日創新高,處於強勁上升通道中,5 日均線、10 日均線等短期均線陡峭向上發散,形成有力支撐。
技術指標方面,MACD 指標在零軸上方,DIF 線與 DEA 線間距進一步擴大,紅色動能柱顯著增長,表明多頭趨勢加速,上漲動能持續增強。KDJ 指標處於超買區域但未出現拐頭跡象,顯示市場強勢特徵延續,但需警惕超買後可能的回調風險。布林帶指標顯示,指數緊貼布林帶上軌運行,且布林帶開口持續張大,意味著市場處於單邊強勢上漲行情,只要指數維持在上軌上方,上漲趨勢有望延續;一旦跌破上軌,可能引發短期調整。
圖表 1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日K線圖

數據來源:Wind資訊
行業簡訊精選
1.漲幅居前的五大行業
半導體與半導體設備:行業漲幅居前,主要得益於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半導體晶片的需求持續攀升。半導體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晶片制程工藝,以滿足市場對算力的強勁需求。例如,某半導體巨頭宣佈成功研發新一代高性能 AI 晶片,性能較上一代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科技企業的訂單,帶動公司股價及整個半導體板塊上揚。此外,半導體設備企業也受益於行業的高景氣度,訂單量持續增長,推動股價上升。
互聯網軟體與服務:行業內多家企業在用戶增長和營收方面表現出色。社交媒體平台通過推出新功能,吸引了大量新用戶,用戶使用時長也顯著增加,廣告收入隨之大幅提升。線上辦公軟體企業則通過不斷優化產品功能,滿足企業遠程辦公和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客戶數量和付費用戶比例均有所增長,帶動行業整體估值上升。以某知名線上辦公軟體為例,其推出的智能協作功能,有效提升了團隊辦公效率,受到企業客戶的廣泛好評,促使企業業績增長,股價上漲。
生物技術:部分生物技術公司在罕見病治療藥物研發上取得階段性成果,臨床試驗數據積極。這不僅為患者帶來希望,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投資者買入相關公司股票,帶動行業漲幅靠前。同時,基因編輯技術的突破也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多家公司在相關領域佈局,推動股價上漲。例如,一家專注於基因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宣佈其針對某種罕見遺傳病的基因治療方案在臨床試驗中取得顯著療效,股價當日大幅上漲。
通信服務:5G 網路建設的持續推進以及通信技術的不斷升級,為通信服務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通信運營商通過推出新的套餐和服務,吸引更多用戶,同時加大對 5G 應用場景的探索,如智能工廠、智能交通等領域,提升了市場對行業的預期。此外,通信設備製造商與運營商的緊密合作,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某通信運營商推出的 5G 高清視頻通話服務,憑藉其清晰流暢的畫質,受到用戶歡迎,助力企業業績提升,帶動行業股價上升。
消費電子:隨著消費市場對智能化、便攜化電子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消費電子行業迎來發展機遇。多家消費電子企業推出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如折疊屏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受到消費者青睞。例如,某知名手機廠商發佈的新款折疊屏手機,在螢幕技術、續航能力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產品一經推出便引發市場搶購熱潮,企業銷售額大幅增長,股價隨之上漲,帶動整個消費電子行業上揚。
2.熱門行業動態
資訊技術行業:除上述半導體、互聯網軟體與服務等領域進展外,科技行業巨頭間的競爭愈發激烈。Alphabet在人工智慧領域推出新的開源框架,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參與,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在 AI 領域的競爭力。微軟則在雲計算業務上加大投入,推出新的雲服務套餐,以爭奪市場份額,對行業內其他雲計算企業構成競爭壓力。此外,科技行業的並購活動也較為活躍,某知名科技企業宣佈收購一家新興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以增強自身在 AI 領域的技術實力。
能源行業:除原油價格因素外,新能源領域持續受到關注。特斯拉在電池技術研發上有新進展,有望提升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這一消息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股價,同時也對傳統燃油車企業造成一定心理壓力。部分能源企業加速向可再生能源領域轉型,如某傳統石油公司宣佈加大對風能、太陽能專案的投資。此外,能源行業的政策環境也在發生變化,政府對新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對傳統能源行業的監管更加嚴格。
金融行業:銀行業方面,部分銀行因淨息差收窄,盈利能力面臨挑戰。監管機構對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一些銀行通過優化業務結構、降低運營成本來應對。金融科技公司持續衝擊傳統金融業務模式,推動金融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如部分銀行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推出創新支付產品。此外,金融行業的並購重組活動也有所增加,以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醫療保健行業:除生物技術公司研發進展外,醫療保健行業還受到醫保政策調整的影響。政府擬對部分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報銷範圍進行調整,這將對醫療保健企業收入結構產生影響。大型醫療保健集團通過並購小型專科醫療機構來拓展業務領域,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遠程醫療、數字健康等新興領域發展迅速,為醫療保健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消費行業:消費行業分化明顯。高端消費品牌憑藉品牌優勢和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業績相對穩定。而大眾消費品牌受消費者信心和經濟形勢影響較大。如某大眾服裝品牌因銷售不佳,關閉部分門店,股價下跌;而高端奢侈品品牌通過推出限量版產品,刺激銷售增長,股價表現良好。此外,消費行業的線上化趨勢持續加強,電商平台的競爭也日益激烈。
公司簡訊精選
市值較大或波動明顯的上市公司新聞
亞馬遜(AMZN.US):在物流配送體系優化上持續投入,引入大量自動化設備,並在多地開展無人機配送試點專案。自動化設備的運用顯著提高了倉庫分揀、包裝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無人機配送試點則致力於解決最後一公里配送難題,縮短配送時間,提升用戶體驗。在雲計算業務 AWS 面臨Alphabet、微軟等競爭對手激烈挑戰的情況下,亞馬遜通過推出新的雲服務套餐,針對不同規模企業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並適當降低價格,以此維持市場領先優勢。此外,亞馬遜積極佈局新興市場,在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加大投資,建設物流中心、拓展本地團隊,期望通過本地化運營策略,挖掘新興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
英偉達(NVDA.US):受益於人工智慧領域對 GPU 的海量需求,英偉達宣佈將進一步擴大產能,以緩解市場供需緊張局面。公司憑藉在 GPU 技術上的深厚積累,不斷推出面向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的新一代晶片產品。這些產品在性能、功耗比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能夠更好地滿足數據中心大規模運算以及自動駕駛複雜環境感知與處理的需求。同時,英偉達積極與多家科技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金融、教育等多領域的創新應用,通過技術共用與協同研發,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落地,為公司創造更多商業機會。
百濟神州(ONC.US):8 月 6 日,百濟神州發佈 2025 年第二季度美股業績報告及 A 股半年度主要財務數據公告。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營業總收入達 175.18 億元,同比增長 46.0%,產品收入為 173.60 億元,同比增長 45.8%。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營業利潤達 7.99 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達 4.5 億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這主要得益於產品收入的顯著增長以及高效的費用管理。基於良好的業績表現,百濟神州上調收入指引,預計 2025 年全年營收區間調整為 358 億元至 381 億元,毛利率也更新至 80% 至 90% 的中高位區間,展現出公司在生物醫藥領域強勁的發展勢頭。
英特爾(INTC.US):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在 8 月 8 日表示,已獲得董事會全力支持,首次回應了特朗普以利益衝突為由要求其辭職的說法。陳立武在致員工信中提到,已主動聯繫白宮,澄清相關 “錯誤訊息”。儘管面臨外部輿論壓力,英特爾在業務發展上並未停滯。公司持續推進晶片技術研發,積極探索新的制程工藝,以提升產品性能和競爭力。同時,英特爾也在不斷拓展市場份額,加強與各大科技企業的合作,為數據中心、個人電腦等領域提供更先進的晶片解決方案,努力在激烈的半導體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吉利德科學(GILD.US):根據其發佈的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產品銷售額(除瑞德西韋外)同比增長 4%,達到 69 億美元,這一積極業績表現推動吉利德科學盤前股價漲近 3%。公司在抗病毒、腫瘤等藥物研發領域持續投入,多款在研藥物取得階段性進展。例如,針對某罕見病毒感染的新型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良好療效,有望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也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注入新動力。
沃爾瑪(WMT.US):當地時間 8 月 15 日,沃爾瑪公佈 2025 財年第二財季總營收為 1693 億美元,同比增長 4.8%;調整後經營性淨利潤 79 億美元,同比增長 7.2%;調整後每股收益 0.67 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 0.61 美元。沃爾瑪 CEO 道格・麥克米倫(Doug MacMillon)指出,日用百貨銷售增長穩定,電商業務成為營收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值得一提的是,沃爾瑪中國市場表現亮眼,第二財季淨銷售額達 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7%,山姆會員商店客流量呈正增長態勢。基於良好業績,沃爾瑪上調 2025 財年業績指引,預計第三財季淨銷售額將增長 3.25% 至 4.25%。
優步(UBER.US):當地時間 8 月 6 日,優步公佈的 Q2 財報顯示其營收超預期,公司順勢宣佈批准 2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這一舉措旨在向市場傳遞公司對自身業務發展的信心,穩定股價。在網約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優步不斷優化平台演算法,提升用戶叫車匹配效率,降低乘客等待時間;同時拓展業務邊界,涉足外賣配送等領域,通過多元化業務佈局,挖掘新的盈利增長點,鞏固市場地位。
DoorDash(DASH.US):外賣配送公司 DoorDash 在當地時間 8 月 7 日公佈的 Q2 財報顯示,盈利和營收均超出市場預期。憑藉高效的配送網路、豐富的商家資源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DoorDash 在激烈的外賣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大幅飆升 54%,市值達到 1090 億美元。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DoorDash 持續優化配送流程,引入智能調度系統,提高配送效率,同時加強與商家的合作,推出更多優惠活動,吸引用戶,鞏固其在外賣配送領域的領先地位。
愛彼迎(ABNB.US):愛彼迎在當地時間 8 月 6 日公佈的 Q2 財報顯示,營收與利潤均超預期。不過,公司預計本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將面臨高基數壓力,下半年增長率將受到一定影響。儘管如此,愛彼迎仍在不斷創新業務模式,推出更多個性化住宿選擇,如特色民宿、高端度假屋等,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同時加強平臺管理,提升房源品質和用戶評價體系,以應對市場競爭和高基數挑戰,保持業務穩定增長。
公司財報
塞拉尼斯(CE.US)等公司擬發佈財報業績。
重大事件及經濟數據公佈
無。
作者:艾德金融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