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綜述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互現。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 208.01 點,漲幅 0.47%,報 44901.92 點,得益於部分大型工業企業財報超預期以及經濟數據帶來的樂觀預期支撐。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漲 25.54 點,漲幅 0.40%,收於 6388.64 點,成分股普遍發力,多行業板塊共同推動指數上揚。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50.75 點,漲幅 0.24%,至 21108.317 點,科技股的整體向好表現為其提供主要上升動力。
當日市場走勢受多因素交織影響。從經濟數據層面看,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 23.7 萬,低於預期的 24.5 萬,顯示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健,這給市場注入信心。企業財報方面,眾多公司的業績表現成為市場波動的重要驅動。例如,某知名工業企業公佈的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和利潤均大幅超出市場預期,訂單量顯著增長,這推動了道指中的相關成分股上揚,進而帶動道指走高。在標普 500 指數中,多個行業板塊貢獻漲幅。
其中,資訊技術板塊表現突出,漲幅居前。根據 FactSet、晨星等平台統計,標普 500 資訊技術行業指數當日漲幅達1.2%。這主要得益於大型科技公司持續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領域的投入與創新成果顯現。如一家科技巨頭宣佈其在人工智慧演算法優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將大幅提升產品性能與服務效率,市場預期其未來營收有望進一步增長,刺激該公司股價大漲,帶動整個資訊技術板塊上行。另外,可選消費板塊也有不錯表現,得益於消費者信心數據向好,消費者支出意願增強,板塊內零售、娛樂等相關企業股價上升。
趨勢點評
上周五,納斯達克指數日 K 線收出一根小陽線。當日開盤後指數震盪攀升,多方力量逐步增強。從均線系統分析,指數穩穩站在短期均線上方,短期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形態,表明短期上升趨勢得到進一步鞏固。成交量方面,當日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顯示市場交易熱情在上升過程中逐步升溫,有更多資金積極入場參與。K 線實體部分相對較短,且上影線較短,說明在上漲過程中雖遇到一定阻力,但多方佔據一定優勢,推動指數小幅上揚。這一 K 線形態延續了近期納斯達克指數的上升態勢,暗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科技股等主要推動力量依然存在,若無重大負面因素衝擊,有望延續上行趨勢。
圖表 1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日K線圖
數據來源:Wind資訊
行業簡訊精選
1.漲幅居前的五大行業
醫療保健(創新藥與疫苗研發)行業:創新藥與疫苗研發行業漲幅居前。一方面,多家藥企在罕見病、腫瘤等領域的創新藥研發取得積極進展,臨床試驗結果優異,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例如,某生物制藥公司研發的針對特定癌症的創新藥在三期臨床試驗中展現出顯著療效,其股價當日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全球對疫苗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對新型傳染病疫苗的研發投入加大,推動相關企業股價上升。此外,美國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勵創新藥研發的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加快審批流程等,降低藥企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提高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
科技硬體與設備(AI 相關硬體)行業:AI 相關硬體行業表現出色。隨著人工智慧應用的快速普及,對 AI 晶片、高性能伺服器等硬體需求呈爆發式增長。英偉達等公司持續推出性能更強大的 AI 晶片,新晶片在算力、能耗比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吸引大量科技企業和研究機構訂單。同時,行業內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 AI 硬體技術快速迭代,進一步鞏固上漲趨勢。科技巨頭紛紛佈局人工智慧領域,對相關硬體設備採購需求大增,也為行業帶來新發展機遇。
金融(投資銀行與證券經紀)行業:投資銀行與證券經紀行業漲幅顯著。美股市場持續波動和創新高,投資者交易熱情高漲,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大幅增長。企業間並購重組活動日益頻繁,投資銀行在並購交易中提供諮詢、承銷等服務,獲得豐厚傭金收入。例如,近期多起大型企業並購案中,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憑藉專業服務和廣泛客戶資源佔據主導地位,推動自身股價上漲。此外,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融合不斷加深,金融科技企業提供數位化支付、智能投顧等創新服務,與傳統金融機構形成競爭與合作並存局面,提升行業整體活力。
工業(機械與運輸設備製造)行業:機械與運輸設備製造行業受到市場青睞。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加,對工程機械需求上升。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企業訂單量增長,推動股價上漲。在運輸設備製造方面,航空業需求復蘇,飛機製造商訂單增加,波音等公司股價有所回升。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帶動相關機械設備需求,如鋰電池生產設備、汽車製造自動化設備等領域企業受益。
材料(新型材料)行業:新型材料行業表現突出。隨著新能源汽車、5G 通信、半導體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高性能、輕量化、環保型新型材料需求急劇增加。在新能源汽車電池製造中,對鋰、鈷等關鍵材料以及新型電池隔膜材料需求持續攀升。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在新型材料合成、製備工藝等方面取得突破,開發出一系列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材料,滿足市場需求,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2.跌幅靠前的前五大行業
公用事業(傳統電力能源)行業:傳統電力能源行業跌幅居前。隨著可再生能源發展,其在能源結構中占比不斷提高,對傳統火電等電力能源產生衝擊。美國政府大力推動能源轉型,鼓勵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對傳統電力能源企業政策支持減少。同時,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傳統電力能源企業面臨更高環保成本和減排壓力。部分傳統電力能源企業因產能過剩、設備老化等問題,經營陷入困境,股價大幅下跌。
房地產(商業地產)行業:商業地產行業面臨困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企業對商業地產租賃和購買需求減弱。遠程辦公普及使許多企業減少辦公空間需求,導致寫字樓等商業地產空置率上升。商業地產企業面臨租金收入下降、運營成本上升等問題,資產價值受到影響,股價出現較大跌幅。一些商業地產開發商因資金鏈緊張,專案開發和運營面臨困難。
零售(傳統百貨)行業:傳統百貨零售行業跌幅明顯。互聯網電商快速發展改變消費者購物方式和習慣,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導致傳統百貨商場客流量大幅減少。電商平台具有商品種類豐富、價格優惠、購物便捷等優勢,對傳統百貨零售企業形成巨大競爭壓力。一些傳統百貨企業未能及時進行數位化轉型和業務創新,市場份額不斷被電商平台蠶食,業績下滑嚴重,股價隨之走低。
汽車製造(傳統燃油車)行業:傳統燃油車行業跌幅較大。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偏好逐漸增加,傳統燃油車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美國政府出台更嚴格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和燃油經濟性要求,傳統燃油車企業面臨巨大合規成本和技術升級壓力。一些傳統汽車巨頭在新能源汽車轉型方面進展緩慢,燃油車銷量持續下滑,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前景擔憂加劇,股價受到嚴重拖累。
通信服務(傳統電信運營商)行業:傳統電信運營商行業表現較弱。在 5G 建設和運營方面,電信運營商面臨巨大投資壓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價格戰導致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新興通信模式如衛星互聯網、邊緣計算等發展,對傳統電信運營商業務模式構成挑戰。一些傳統電信運營商在新興技術佈局上相對滯後,市場份額受到新興通信企業侵蝕,股價表現不佳。
3.熱門行業最新動態
科技行業:科技行業持續活躍。Meta 前 ChatGPT 核心研發趙晟佳出任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直接向紮克伯格彙報,這將增強 Meta 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發實力。蘋果公司被曝正在加速研發新一代折疊屏 iPhone,預計在螢幕材質、折疊技術以及軟體適配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若研發成功將對智能手機行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Alphabet在人工智慧領域再獲突破,其最新發佈的 AI 模型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方面性能大幅提升,應用前景廣闊,有望進一步鞏固Alphabet在 AI 領域領先地位。科技行業內並購活動日益頻繁,小型科技初創企業憑藉獨特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成為大型科技公司並購目標,加速科技行業資源整合和技術融合。
能源行業:國際能源署發佈報告強調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加速,對可再生能源投資和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美國能源企業積極回應,加大在太陽能、風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力度。受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影響,國際油價出現一定波動。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正在討論進一步減產措施,以穩定油價,這對美國石油開採企業生產和盈利將產生直接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對電池原材料需求持續增長,鋰、鈷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劇烈,相關企業面臨成本控制和供應鏈安全等挑戰。
金融行業:金融行業監管政策持續調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加強對金融機構合規審查,在資訊披露、風險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這促使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加強合規管理。銀行業方面,隨著利率環境變化,部分銀行開始調整業務策略,加大對消費金融、綠色金融等領域支持力度。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融合不斷加深,金融科技企業通過提供數位化支付、智能投顧等創新服務,與傳統金融機構形成競爭與合作並存局面。例如,一些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智能化理財產品和便捷線上貸款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和業務效率。
醫療保健行業:醫療保健行業在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前沿領域取得新進展。多家生物醫藥公司基因療法臨床試驗取得積極成果,為一些疑難雜症治療帶來新希望。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對老年護理、康復醫療等服務需求持續增長。一些醫療保健企業開始佈局老年護理服務市場,通過連鎖化經營、智能化管理等方式,提升服務品質和市場競爭力。醫療保健行業並購整合也在加速,大型藥企通過並購小型研發企業,獲取創新藥物研發管線,增強自身研發實力和市場份額。
消費行業:消費者對健康、環保、個性化產品需求不斷增長,推動消費行業產品創新和升級。食品飲料企業推出更多低糖、有機、功能性產品;服裝企業注重使用環保材料和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電商平台發展對傳統零售行業衝擊持續加劇,傳統零售企業紛紛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方式,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例如,一些傳統零售企業通過建立線上商城、開展直播帶貨等活動,拓展銷售管道,增加銷售額。消費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品牌建設和市場行銷重要性愈發凸顯,企業通過加大品牌推廣和行銷投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公司簡訊精選
1. 市值較大或波動明顯的上市公司新聞
蘋果(AAPL.US):據供應鏈消息,蘋果正在全力籌備新一代 iPhone 的發佈,預計在攝像技術、晶片性能以及外觀設計上均有顯著提升。同時,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佈局也取得新進展,其內部研發的 AI 技術將深度融入到下一代產品中,提升產品的智能化交互體驗。此外,蘋果還在積極拓展服務業務,計劃推出新的訂閱服務專案,進一步豐富其收入來源。
微軟(MSFT.US):微軟宣佈與全球多家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人工智慧在企業級應用中的落地,涵蓋智能製造、智能辦公、智能物流等多個領域。這將進一步擴大微軟雲服務和 AI 產品的市場份額,提升其在企業級市場的競爭力。微軟還在持續加大對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投資,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同時,微軟在遊戲業務方面也有新動作,可能會收購一些有潛力的遊戲工作室,豐富其遊戲內容生態。
特斯拉(TSLA.US):特斯拉公佈了第二季度財報,營收 225.0 億美元,同比下降 12%;非 GAAP 口徑下調整後每股收益(EPS)為 0.40 美元,同比下降 23%;營業利潤 9.23 億美元,同比下降 42%;淨利潤 13.93 億美元,同比下降 23%。財報公佈後,特斯拉股價盤後先漲後跌,馬斯克講話期間,跌幅一度超過 4%。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預警當前季度面臨挑戰,主要歸因於全球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成本波動以及部分地區供應鏈受阻。儘管如此,特斯拉仍在加速推進超級工廠的產能擴張,並在電池技術研發上取得一定進展,有望在未來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
英偉達(NVDA.US):英偉達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新的 AI 晶片訂單源源不斷。公司宣佈將舉辦全球規模的 AI 開發者大會,屆時將展示最新的技術成果和應用案例,吸引全球 AI 開發者的關注。此外,英偉達還在積極拓展 AI 晶片在醫療、金融、交通等領域的應用,與各行業企業展開深度合作。隨著 AI 行業的快速發展,英偉達有望持續受益,但也面臨著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需不斷創新和提升技術實力。
英特爾(INTC.US):英特爾暴跌超 8%,因其發佈業績預警拖累股價。公司在晶片市場面臨激烈競爭,技術迭代速度不及競爭對手,市場份額受到擠壓。英特爾正加大研發投入,試圖在先進制程工藝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挽回市場份額,但短期內仍面臨較大壓力。此外,英特爾在數據中心晶片、人工智慧晶片等領域的佈局進展也備受市場關注。
2. 知名分析師評級調整
蘋果(AAPL.US):部分知名分析師維持對蘋果的 “買入” 評級,上調目標價,認為蘋果品牌忠誠度高,新品發佈有望帶動業績增長。但也有分析師指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蘋果面臨來自安卓陣營的嚴峻挑戰,市場份額增長可能受限。分析師們普遍關注蘋果在新興市場的表現以及其服務業務的增長潛力。
微軟(MSFT.US):分析師普遍看好微軟在雲服務和 AI 領域的發展前景,維持 “增持” 評級,上調目標價。預計微軟憑藉技術優勢和市場拓展能力,業務增長將持續超出市場預期,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價值。分析師關注微軟在企業級市場的雲服務市場份額提升情況以及 AI 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拓展。
特斯拉(TSLA.US):有分析師下調特斯拉評級至 “中性”,認為其第二季度財報表現不佳,且面臨市場競爭加劇、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仍具有技術和品牌優勢,隨著超級工廠產能釋放以及電池技術進步,未來業績有望改善,維持 “買入” 評級。分析師對特斯拉未來發展前景存在分歧,主要圍繞其市場競爭地位。
公司財報
美國廢物管理(WM.US)、鏗騰電子(CDNS.US)、布朗保險經紀(BRO.US)、紐柯鋼鐵(NUE.US)等公司擬發佈財報業績。
重大事件及經濟數據公佈
無。
作者:艾德金融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