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宏觀數據:截至7月12日當周初清失業金人數連續5周減少並創下3個月來新低,超出預期的23.3萬人。四周移動平均值22.95萬人,就業市場總體保持穩定。6月密歇根大學調查1年期通脹預期初值回落至5.0%,創下2001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5年期通脹預期初值回落至4.0%,高於預期3.9%。6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60.5,高於5月份的52.2,也高於市場預期53.5,且是六個月來首次回升。6月PPI同比2.4%;環比0.0%,逆轉5月修正後0.3%的升勢,路透調查預期為升0.2%。美國6月CPI同比上漲2.7%,略高於預期。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9%,連續第五個月低於市場預期。
市場情緒:市場情緒指標--恐懼與貪婪指數急速竄入‘極度貪婪’區間,收報78點。【注,恐慌與貪婪指數說明,0-25:極度恐懼(Extreme Fear)。26-44:恐懼(Fear)。45-55:中性(Neutral)。56-74:貪婪(Greed)。75-100:極度貪婪(Extreme Greed)。】 美聯儲貨幣政策:截至7月17日,據CME“美聯儲利率觀察工具”,美聯儲到9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41.2%,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56.2%,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2.6%。 全球市場一覽及美股市場價格表現:全球權益市場周漲0.41%,新興市(0.99%)>發達市場(0.34%),上周納斯達克金龍指數漲幅3.31%;納斯達克指數周漲1.46%,科技七巨頭周漲1.32%,是推動美股市場上漲的最大貢獻者;風格方面,大盤價值優於小盤價值,小盤成長優於大盤成長,具體而言,小盤成長(羅素2000成長2.05%)>大盤成長(羅素1000成長1.51%)>大盤價值(羅素1000價值-0.20%)>小盤價值(羅素2000價值-0.42%)。 2025Q2美股市場財報業績: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中有12%公司報告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業績。在實際每股收益方面,有83%的公司公佈了高於預期的實際每股收益,高於5年平均水準(78%),高於10年平均水準(75%)。
|
▍▍ 正文 ▍▍
▍宏觀數據
截至7月12日當周初清失業金人數連續5周減少並創下3個月來新低,超出預期的23.3萬人。四周移動平均值22.95萬人,就業市場總體保持穩定。
美國6月CPI同比上漲2.7%,略高於預期。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9%,連續第五個月低於市場預期。
6月密歇根大學調查1年期通脹預期初值回落至5.0%,創下2001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5年期通脹預期初值回落至4.0%,高於預期3.9%。6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60.5,高於5月份的52.2,也高於市場預期53.5,且是六個月來首次回升。
6月PPI同比2.4%;環比0.0%,逆轉5月修正後0.3%的升勢,路透調查預期為升0.2%。
▍市場情緒指標‘極度貪婪’
市場情緒指標--恐懼與貪婪指數急速竄入‘極度貪婪’區間,收報78點。【注,恐慌與貪婪指數說明,0-25:極度恐懼(Extreme Fear)。26-44:恐懼(Fear)。45-55:中性(Neutral)。56-74:貪婪(Greed)。75-100:極度貪婪(Extreme Greed)。】
▍美國貨幣政策: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為56.2%
截至7月17日,據CME“美聯儲利率觀察工具”,美聯儲到9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41.2%,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56.2%,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2.6%。
▍全球市場一覽及美股市場價格表現
1、全球權益市場周漲0.41%,新興市場(0.99%)>發達市場(0.34%),上周納斯達克金龍指數漲幅3.31%。
2、納斯達克指數周漲1.46%,科技七巨頭周漲1.32%,是推動美股市場上漲的最大貢獻者。
3、風格方面,大盤價值優於小盤價值,小盤成長優於大盤成長,具體而言,小盤成長(羅素2000成長2.05%)>大盤成長(羅素1000成長1.51%)>大盤價值(羅素1000價值-0.20%)>小盤價值(羅素2000價值-0.42%)。
▍2025年二季度財報
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中有12%公司報告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業績。在實際每股收益方面,有83%的公司公佈了高於預期的實際每股收益,高於5年平均水準(78%),高於10年平均水準(75%)。
已公佈財報業績的公司整體EPS較預期高出7.9%,低於5年平均水準(9.1%),高於10年平均水準(6.9%)。行業層面,三個行業中每股收益高出預期的公司比例最高,分別是通訊服務(100%)、資訊技術(100%)、房地產(100%)。
在收入方面,已公佈財報業績的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中有83%的公司公佈的實際收入高出預期,高於5年平均水準(70%),高於10年平均水準(64%)。行業層面,六個行業中實際收入高出預期的公司比例最高,分別是通訊服務(100%)、非必須消費品(100%)、能源(100%)、醫療保健(100%)、資訊技術(100%)和房地產(100%)。
▍2025年三季度財報預期
在對2025Q3標普500行業盈利的預期中,同比增速最高的是材料,為21.60%;其次是資訊技術,為16.30%。2025Q3預期盈利同比增速為負且最小的是能源,為-6.00%。
在對2025Q3標普500行業收入的預期中,同比增速最高的是資訊技術,為10.80%;其次是公用事業,為7.30%。2025Q3預期收入同比增速為負且最小的是能源,為-5.40%。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下行、通脹失控、利率長時期高企、美國政府政策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衝突等風險。
投資評級說明:
買入:預期未來6-12個月內上漲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預期未來6-12個月內上漲幅度在5%-15%;
中性:預期未來6-12個月內變動幅度在-5%-5%;
減持:預期未來6-12個月內下跌幅度在5%以上。
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
陳政深(HKSFC CE No.:BIY455)
Tel:852-38966397
E-mail:ryan.chan@eddid.com.hk
陳剛(HKSFC CE No.:BOX500)
Tel:+86 186 7668 5813
F-mail:gang.chen@eddid.com.hk
劉宗武(HKSFC CE No.:BSJ488)
Tel:+86 137 6042 1136
E-mail:liuzongwu@eddid.com.hk
侯新義(HKSFC CE No.:BTW322)
Tel:+86 138 2317 0823
E-mail:sunny.hou@eddid.com.hk
免責聲明及披露
分析員聲明
負責撰寫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之分析員,就本報告所提及的證券及其發行人做出以下聲明:(1)發表於本報告的觀點準確地反映有關於他們個人對所提及的證券及其發行人的觀點;(2)他們的薪酬在過往、現在和將來與發表在報告上的觀點並無直接或間接關係。此外,分析員確認,無論是他們本人還是他們的關聯人士(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操作守則的相關定義)(1)並沒有在發表研究報告30日前處置或買賣證券;(2)不會在發表報告3個工作日內處置或買賣本報告中提及的證券;(3)沒有在有關香港上市公司內任職高級人員;(4)研究團隊成員並沒有持有有關證券的任何權益。
重要披露
本報告內所提及的任何投資都可能涉及相當大的風險。報告所載數據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艾德證券期货不提供任何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本報告沒有把任何人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特殊需求考慮進去。而過去的表現亦不代表未來的表現,實際情況可能和報告中所載的大不相同。本報告中所提及的投資價值或回報存在不確定性及難以保證,並可能會受目標資產表現以及其他市場因素影響。艾德證券研究部建議投資者應該獨立評估投資和策略,並鼓勵投資者諮詢專業財務顧問以便作出投資決定。本報告包含的任何資訊由艾德證券研究部編寫,僅為本公司及其關聯機構的特定客戶和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參考數據。報告中的資訊或所表達的意見皆不可作為或被視為證券出售要約或證券買賣的邀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及其雇員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作出任何擔保。我們不對因依賴本報告所載資料採取任何行動而引致之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錯誤、疏忽、違約、不謹慎或各類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任何使用本報告息所作的投資決定完全由投資者自己承擔風險。本報告基於我們認為可靠且已經公開的資訊,我們力求但不擔保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佈時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且不承諾作出任何相關變更的通知。本公司可發佈其他與本報告所載資料及/或結論不一致的報告。這些報告均反映報告編寫時不同的假設、觀點及分析方法。客戶應該小心注意本報告中所提及的前瞻性預測和實際情況可能有顯著區別,唯我們已合理、謹慎地確保預測所用的假設基礎是公平、合理。艾德證券研究部可能採取與報告中建議及/或觀點不一致的立場或投資決定。本公司或其附屬關聯機構可能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不時自行及/或代表其客戶進行交易或持有該等證券的權益,還可能與這些公司具有其他相關業務聯繫。因此,投資者應注意本報告可能存在的客觀性及利益衝突的情況,本公司將不會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於未經本公司書面授權的情況下,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售、轉發及或向特定讀者以外的人士傳閱,否則有可能觸犯相關證券法規。
報告提供者
本報告乃由艾德證券期貨有限公司(「艾德證券期貨」)於香港提供。艾德證券期貨是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持牌法團,及受其監管之香港金融機構。報告之提供者,均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投資者如對艾德證券期貨所發的報告有任何問題,請直接聯絡艾德證券期貨。本報告作者所持香港證監會牌照的牌照編號已披露在作者姓名旁。
報告可用性
對部分司法管轄區或國家而言,分發、發行或使用本報告或會抵觸當地法律、法則、規定,當中或包括但不限於監管相關之規例、守則及指引。本報告並非旨在向該等司法管轄區或國家的任何人或實體分發或由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