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股

2025-11-14

美股晨報丨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系統性風險釋放,美股三大指數全數收跌

大市綜述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全數收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797.600點,跌幅為1.65%,收於47457.220點;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113.430點,跌幅為1.66%,收於6737.49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36.102點,跌幅為2.29%,收於22870.355點。

三大指數遭遇年內罕見暴跌,這一全線重挫是多重利空因素共振的結果,主要源於政策預期修正、經濟數據真空、科技股業績分化與估值調整、資金大規模轉向防禦板塊的系統性風險釋放

美聯儲政策預期急劇轉向 "降息" 到 "長期高利率"。1)官員密集釋放鷹派信號美聯儲 "三把手"、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在 11 月 12 日明確表示 "通脹仍高於目標,需要維持限制性政策更長時間",並暗示可能推遲降息至 2026 年一季度,與市場此前預期的 2025 年 12 月降息形成強烈反差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同日突然宣佈將於 2026 年 2 月退休,市場解讀為對當前政策路徑的不滿,加劇了政策不確定性;2)美債收益率全線飆升:10 年期美債收益率跳升 8 個基點至 4.48%,創近三個月新高,直接增加了成長股的貼現率壓力;2 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 2.91 個基點至 3.591%,短端利率上行顯示市場對短期政策收緊的預期增強;3)降息預期大幅降溫:CME"美聯儲觀察" 數據顯示,市場對 12 月降息的概率從一周前的 75% 驟降至 45%,對 2026 年一季度降息的預期也明顯推遲。美國銀行等機構甚至預測 "美聯儲在鮑威爾任期內(2026 年 5 月前)不會再降息",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

經濟數據真空與結構性矛盾加劇市場焦慮。1)政府停擺導致數據缺失: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 43 天,導致關鍵經濟數據(如 10 月 CPI、非農就業報告)無法發佈,市場失去判斷經濟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白宮官員甚至暗示 "部分經濟數據可能永遠不會發佈",加劇了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2)已公佈數據呈現結構性矛盾:一方面服務業韌性與製造業疲軟並存:ISM 非製造業 PMI 為 56.5(預期 54.0),但 Markit 製造業 PMI 為 47.8,連續 12 個月收縮,經濟結構性分化明顯;另一方面消費信心下滑:11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較 10 月下滑 6%,未來一年通脹預期升至 4.7%,消費者對個人財務狀況的擔憂上升 17%;另外,就業市場隱憂:今年前 10 個月企業裁員總數突破百萬,同比增長 65%,超過四分之一的失業者求職週期超過半年;3)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政府停擺可能使 2025 年第四季度 GDP 年化增長率下降 1-2 個百分點,市場對經濟 "軟著陸" 的信心動搖消費者支出放緩跡象初顯,這對占美國 GDP 約 70% 的消費部門構成潛在風險

科技板塊 "戴維斯雙殺":業績不及預期與高估值崩盤。1)科技巨頭業績普遍低於預期:一方面,Meta 三季度淨利潤 27.09 億美元,同比暴跌 83%,遠低於市場預期,拖累整個社交媒體板塊;另一方面,半導體行業整體疲軟:AMD 因 PC 晶片需求下滑暴跌 4.22%,美光科技、台積電等龍頭普遍下跌 3-5%。AI 相關支出高企但盈利兌現不及預期,調查顯示 95% 採用生成式 AI 的美國企業尚未從中盈利,引發市場對 AI 投資回報的質疑;2)AI 熱潮退潮與估值調整英偉達、AMD 等 AI 晶片龍頭估值過高(動態市盈率普遍超 50 倍),在利率上升環境下遭遇估值重估,英偉達當日下跌 3.58%,市值蒸發超 1000 億美元。市場意識到 "AI 神話建立在不確定性之上",對 AGI(通用人工智慧)的巨額投資缺乏明確回報路徑,資金開始從 AI 賽道大規模撤離;3)科技七巨頭全線潰敗微軟 (-1.54%)、Alphabet A (-2.84%)、亞馬遜 (-2.71%)、特斯拉 (-6.64%) 等權重股集體大跌,科技 "七巨頭" 單日市值蒸發超 4000 億美元。這些公司合計占標普 500 指數權重超 30%,其集體下挫直接導致大盤崩盤

資金大規模從成長股轉向防禦性板塊。1)板塊輪動加速資金從高估值科技股向低估值價值股轉移,標普 500 價值指數跌幅 (1.0%) 明顯小於成長指數 (2.3%)。道指成分股中的工業、金融板塊相對抗跌,與科技股形成鮮明對比;2)防禦性資金流向明顯公用事業板塊上漲 0.5%,成為唯一收漲的主要板塊,顯示資金尋求確定性和穩定性必需消費品、醫藥板塊跌幅較小(均 < 1.0%),資金從 "進攻" 轉向 "防禦" 的意圖明確債券市場資金流入增加,黃金價格上漲 1.2%,顯示避險情緒上升;3)科技債遭遇拋售:Meta、Alphabet、微軟等科技巨頭為 AI 基礎設施融資發行的企業債被大規模拋售,債券收益率利差擴大至 4 月以來最高水準,融資成本上升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

風險提示與後續展望:1)短期風險點:一方面美聯儲政策轉向:若 11 月核心 PCE 數據超預期(預期 2.9%),可能進一步強化高利率預期,引發市場更大幅度調整;另一方面科技股業績地雷:英偉達(11 月 19 日)等龍頭財報若不及預期,可能引發 AI 板塊新一輪暴跌;另外,流動性收緊:企業債收益率上升可能導致融資成本普遍提高,影響企業擴張和回購計劃;2)中長期結構性機會:一方面價值板塊相對優勢:金融、工業、必需消費品等低估值板塊在利率高位環境下相對更具韌性;另一方面科技板塊分化:AI 算力(英偉達、台積電)、能源轉型(特斯拉)等長期賽道回調後或現佈局機會,但需警惕估值回歸風險。

總結:11 月 13 日美股全線重挫是政策預期修正、經濟數據缺失、科技股高估值崩盤與資金大規模轉向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市場已從 8 月的 "普漲" 階段進入 "結構性分化" 時期,投資者需警惕高估值成長股風險,關注低估值價值板塊的相對確定性。下一步重點關注美聯儲 12 月 FOMC 會議對政策路徑的指引,以及科技巨頭財報季的實際表現。

趨勢點評

隔夜,納斯達克指數當日收出帶上下影線的大陰線,收盤價22,870.355 點,較前一交易日暴跌 536.10 點(-2.29%),形成實體536 點的長陰線。上下影線合計850 點(上影線350 點、下影線500 點),顯示多空雙方激烈爭奪,但空頭完全主導。該 K 線與前兩日形成 "三只烏鴉" 組合,且跌破 23,500 點重要支撐位,技術面轉熊信號明確,預示中期調整開始。同時,指數跌破 50 日均線(約 23,000 點),確認趨勢反轉。

量價關係與資金動向:1)成交量特徵:當日成交量98.5 億股,較前 5 日均值(80.2 億股)放大 22.8%,呈現 "價跌量增" 的恐慌性拋售特徵;2)科技巨頭資金流向全線惡化:權重股資金淨流出合計超 45 億美元,創年內新高;3)資金加速從高估值成長股向低估值價值股轉移:標普 500 價值指數跌幅 (1.0%) 明顯小於成長指數 (2.3%);4)防禦性板塊逆勢吸金:必需消費品、醫藥板塊跌幅較小(均 < 1.0%)

關鍵位置與後續展望:1)趨勢判斷:指數有效跌破 23,500 點重要支撐,觸發量化基金和演算法交易的止損指令,形成 "下跌 - 拋售 - 再下跌" 惡性循環;VIX 恐慌指數從 12.8 飆升至19.5,創近兩個月新高,市場恐慌情緒達到 7 月以來最高水準,短期或有技術性反彈,但中期調整趨勢已確立;2)風險預警:一方面美聯儲政策轉向: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 11 月 13 日表示 "利率應保持限制性以應對通脹",市場對 12 月降息概率從 75% 驟降至45%,高估值科技股面臨估值重構;另一方面科技股業績風險:英偉達 (11 月 19 日)、AMD 等龍頭即將發佈財報,若不及預期可能引發新一輪暴跌;另外,流動性收緊:科技債遭拋售,融資成本上升進一步擠壓利潤,可能導致 AI 投資放緩;3)核心結論:11 月 13 日的大陰線是政策預期修正 + 技術破位 + 資金恐慌三重因素共振的結果,標誌著納斯達克從 8 月以來的上升趨勢正式終結,轉入中期調整階段。

總結:11 月 13 日的暴跌是美股風格切換的重要轉捩點,納斯達克指數中期調整已確立。投資者需順應趨勢,在防禦中把握結構性機會,密切關注美聯儲 12 月會議政策指引和科技巨頭財報表現,為下一輪行情佈局。

db72a51d432bfb06bd3a41ffb383521.png

行業簡訊精選

漲幅靠前行業

航空運輸行業:核心驅動為政府停擺結束預期。眾議院將表決臨時撥款法案,受阻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將重新運轉,聯邦航空管理局正常履職有望消除航班延誤隱患。美國銀行指出“航空系統正常運轉對實體經濟至關重要”,市場預期商務旅行需求將快速回升。

醫療保健行業:政策利好與資金避險屬性共振。政府停擺結束後,食品援助計劃、醫療補助計劃將恢復,直接利好醫療服務與藥企營收。在科技股波動加大背景下,醫療保健板塊的防禦性特徵吸引避險資金流入。

金融行業:政策不確定性消除與利率預期支撐。政府停擺結束將恢復聯邦雇員薪資發放,降低消費信貸違約風險,同時推動國債市場流動性回歸正常。市場押注美聯儲12月降息25個基點(概率65%)將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

原材料行業:經濟復蘇預期與成本端改善推動。政府停擺結束後,基建專案審批與施工有望重啟,帶動工業金屬需求預期;同時,能源價格回落降低原材料生產企業的能源成本,美國鋁業、自由港麥克莫蘭等企業股價小幅走高。

跌幅靠前行業

能源行業:供需預期雙弱疊加資金分流主導回調。一方面,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盤前披露,上周原油庫存增加210萬桶超預期,疊加OPEC秘書長表態“2026年需求增速或下修”,WTI原油期貨收跌1.8%至76.3美元/桶;另一方面,政府停擺結束預期下,資金從高波動能源板塊轉向政策確定性更強的醫療、金融領域,能源板塊單日資金淨流出超12億美元。

電信服務行業:高估值回調與競爭壓力加劇。AT&T、Verizon等企業前期因股息率優勢獲資金追捧,估值偏高;疊加流媒體業務競爭白熱化,用戶增長放緩導致市場擔憂盈利前景,板塊出現獲利了結。

可選消費行業:消費信心疲軟與結構分化。美國私人部門裁員數據(周均1.125萬人)顯示勞動力市場弱勢,壓制可選消費需求;亞馬遜(跌2.71%)、迪士尼(跌7.75%)等龍頭受電商增速放緩、流媒體訂閱增長乏力拖累,僅On Holdings等業績超預期個股逆勢上漲。

網路股行業:AI投資情緒傳導與監管擔憂。受英偉達減持事件影響,市場對互聯網企業的AI投入回報預期降溫;同時,美國國會對數據隱私的監管討論升溫,Alphabet、Meta等企業面臨合規成本上升壓力。

公用事業行業:利率敏感屬性導致資金流出。美聯儲降息預期雖存,但短期國債收益率波動加大,公用事業板塊的股息吸引力相對下降,杜克能源、南方公司等利率敏感型企業股價小幅回調。

公司簡訊精選

重大投資與業務公告

1) 豐田汽車宣佈北美電池工廠正式投產,總投資額達140億美元,未來五年追加100億美元用於混動產能擴張,北卡基地供應肯塔基、阿拉巴馬工廠混動車型。

2) Waymo宣佈開放三藩市等三地高速公路Robotaxi付費服務,系統將自動匹配高速路線縮短行程。

3) Anthropic宣佈500億美元AI基建投資計劃,得州、紐約州建數據中心,合作Fluidstack開發GPU集群。

異常波動原因

1)美國超微公司CEO蘇姿豐發佈營收增長指引(未來三至五年年均35%),強調AI支出合理性。

2)英偉達:系軟銀披露清倉式減持(套現58億美元)引發早盤下跌,午後隨半導體板塊回暖回升。

盤後財報

1)Carmax(KMX)第三季度營收75.2億美元,同比增長8.1%,淨利潤4.2億美元(EPS 1.85美元),超分析師預期的1.62美元,二手車均價同比上漲3.5%。

2)Costco(COST)第四季度營收780.3億美元,同比增長7.2%,會員費收入15.6億美元,毛利率因感恩節促銷收窄至11.2%(低於預期11.5%)。

3)Concentrix(CNXC)第四季度營收45.1億美元,同比增長12.3%,淨利潤3.8億美元,數位化轉型訂單占比提升至68%。

分析師評級調整

1)高盛將微軟(MSFT)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480美元,看好AI晶片自研與Azure雲服務協同增長。

2)摩根士丹利下調雪佛龍(CVX)評級至“持有”,目標價165美元,因原油需求增速下修。

3)瑞銀維持特斯拉(TSLA)“賣出”評級,目標價170美元,上海工廠停產影響短期交付。

產品進展

1)微軟官網更新顯示,Azure雲服務新增AI視頻生成功能,面向企業客戶開放測試,支持即時場景生成與個性化定制。

政策關聯企業

1)美國運通(AXP)受益於聯邦雇員薪資恢復發放,信用卡消費數據預期改善。

2)聯合健康(UNH)、禮來(LLY)將迎來醫保支付重啟,機構預測四季度營收增速提升2-3個百分點。

產業鏈合作

1) Anthropic與Fluidstack的AI基建合作,將帶動Fluidstack現有客戶(Meta、Midjourney)的GPU需求,間接利好英偉達、AMD的晶片銷售。

2) Waymo高速Robotaxi服務落地,預計增加鐳射雷達供應商Velodyne的訂單量。

公司財報

無。

重大事件及經濟數據公佈

無。

作者:艾德金融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

公告
有關於艾德證券期貨開立個人

艾德證券期貨作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認可持牌法團(中央編號:BHT550),嚴格遵守《證券及期貨條例》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證監)相關監管規定。為保障客戶利益及配合相關法規要求,本公司重申,任何個人在艾德證券期貨開立戶,必須提供以下文件及符合以下條件:

 

所需文件:

1.      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2.      最近三個月內的住址證明

3.      有效香港銀行戶口資料

 

開戶條件:

-        年滿18

-        通過本公司之客戶盡職審查(KYC)及風險評估程序

 

本公司保留要求補充文件或拒絕開戶申請的權利,並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審慎評估。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艾德證券期貨客戶服務部。

 

感謝閣下的理解與支持。

 

艾德證券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