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綜述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全數收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09.880點,跌幅為0.23%,收於47522.120點;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68.250點,跌幅為0.99%,收於6822.34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77.329點,跌幅為1.57%,收於23581.144點。
美聯儲政策預期轉向與市場信心波動:1)降息預期降溫:儘管美聯儲在 10 月 29 日宣佈降息 25 個基點至 3.75%-4.00%,但鮑威爾在隨後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 “12 月進一步降息並非板上釘釘”,並強調將根據經濟數據動態調整政策。這一表態打破了市場此前對 “連續降息” 的一致預期,芝商所 “美聯儲觀察” 工具顯示,年末降息概率從 95% 驟降至 72.8%。受此影響,10 年期美債收益率跳升 4.2 個基點至 4.278%,成長股貼現率壓力回升;2)政策不確定性加劇:鮑威爾特別提及 “聯邦政府停擺將持續對經濟構成壓力”,儘管停擺已結束,但其後續影響仍在發酵。此外,美國智庫彼得森研究所此前警告稱,2025 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達 40%,政策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削弱企業投資與消費者信心。
科技巨頭財報分化與板塊輪動逆轉:1)龍頭股盈利兌現不及預期:蘋果第四財季營收雖同比增長 7.9% 至 1,024.7 億美元,但淨利潤 274.7 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 285 億美元,且可穿戴設備收入同比下滑 0.3%。亞馬遜第三季度經營利潤 174.2 億美元亦低於預期的 197.2 億美元,儘管 AWS 雲業務增速回升至 20%,但市場對其成本控制能力產生質疑;2)資金從成長股撤離:科技股七巨頭(MAGAAN)當日市值蒸發超 1,200 億美元,英偉達跌 2% 失守 5 萬億美元關口,AMD、博通等晶片股領跌費城半導體指數 1.53%。資金轉向防禦性板塊,公用事業、必需消費品等逆市上漲,但未能抵消科技股拖累。
經濟數據疲軟與通脹隱憂共振:1)GDP 與就業數據的滯後效應:儘管 2025 年二季度 GDP 年化季率上修至 3.7%,但第一季度 GDP 環比萎縮 0.3% 的修正數據仍引發市場對經濟 “軟著陸” 的疑慮。同時,初請失業金人數雖維持在 23 萬人低位,但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如科技行業裁員)逐漸顯現,服務業就業韌性邊際減弱;2)通脹黏性制約政策空間:二季度核心 PCE 物價指數同比上升 2.7%,雖與預期持平,但仍高於美聯儲 2% 的目標。市場擔憂降息過快可能引發通脹反彈,尤其是在能源價格波動加劇的背景下(WTI 原油當日下跌 2.1% 至 62.85 美元 / 桶)。
流動性邊際收緊與企業回購放緩:1)央行操作釋放謹慎信號:儘管中國央行通過 MLF 操作釋放 9,000 億元流動性,但美國本土市場流動性邊際收緊,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連續兩周縮減約 300 億美元,逆回購工具使用量增加至 1.2 萬億美元;2)回購規模增速放緩:截至 10 月 20 日,美國企業 2025 年股票回購規模達 1.1 萬億美元,雖創歷史同期新高,但增速較上半年明顯回落(上半年月均 1,800 億美元,下半年降至 1,500 億美元)。科技巨頭回購力度減弱,英偉達、微軟等公司未在財報中宣佈新回購計劃,削弱了市場流動性支撐。
總結:多重因素共振引發技術性調整。10 月 30 日的下跌是政策預期修正、財報分化、經濟數據疲軟與技術破位共同作用的結果。短期需關注兩大信號:1)美聯儲政策風向:若 11 月 CPI 數據超預期(市場預期同比 3.1%),可能進一步強化 “降息暫停” 預期;2)科技股財報韌性:特斯拉、Netflix 等公司即將發佈財報,若盈利超預期或緩解板塊拋售壓力。
趨勢點評
隔夜,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呈現帶短上下影線的中陰線形態,收盤價23581.144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77.329點(-1.57%),技術面顯示前期上漲趨勢階段性承壓,空頭動能集中釋放特徵顯著。
K線形態與多空博弈:當日指數以23942.58點開盤,早盤受科技股財報分化影響短暫沖高至23968.73點(接近10月29日23982.15點近期高點),但盤中蘋果、亞馬遜等權重股業績不及預期引發拋售潮,指數快速下探至23551.89點,尾盤小幅回彈後收於23581.144點,形成實體長度361.44點的中陰線。從形態細節看,上下影線長度較短(上影線26.15點、下影線29.25點),實體顯著長於影線,反映多空博弈在早盤短暫膠著後,空頭憑藉業績利空實現壓倒性優勢,尾盤小幅回彈僅為技術性修正,並未改變空頭主導格局。該形態與10月29日的小陽線形成“看跌吞沒”組合,且跌破10月21日以來的上升趨勢線,暗示前期單邊上漲動能徹底衰竭,市場進入階段性調整週期。
量價關係與資金動向:成交量層面,當日成交102.35億股,較前5日均值(89.62億股)放大14.2%,呈現“價跌量增”的放量調整特徵,表明此次下跌並非短期獲利回吐,而是有資金主動離場的痕跡,調整力度與市場恐慌情緒較8月25日更為顯著。
資金流向分化加劇:科技巨頭成為拋售核心,蘋果、亞馬遜、英偉達等權重股資金淨流出合計48億美元,其中蘋果因iPhone銷量不及預期單只個股淨流出15億美元;僅微軟、穀歌等現金流穩定的防禦性科技股逆勢吸引少量資金流入,顯示主力資金從成長股向低波動標的遷移的趨勢全面強化,與8月25日的局部遷移特徵形成差異。
技術指標與趨勢信號:1)RSI指標:中性區間偏空,情緒轉向謹慎。14日RSI指標從10月29日的63.2回落至52.18,雖仍處於中性區間(30-70),但單日回落幅度達11個百分點,顯示市場情緒從樂觀快速轉向謹慎,且短期有進一步下探至中性偏低區間的可能,但尚未觸及超賣閾值(30以下);2)MACD指標:高位死叉確認,下跌動能釋放。DIF線(12日EMA)與DEA線(26日EMA)在零軸上方完成高位死叉,DIF線跌破DEA線至238.52,柱狀線由紅轉綠且單日綠柱長度擴大至42.37,較8月25日的初始死叉形態更具看空信號,表明下跌動能已形成規模性釋放,但相較於歷史極端行情仍屬中等強度;3)布林帶:跌破中軌支撐,進入調整通道。指數當日收盤跌破布林帶中軌(約23720點),上軌(24150點)與下軌(23290點)間距從300點擴大至460點,呈現“開口向下”的調整形態,暗示短期趨勢已由震盪上行轉為下行調整,下軌將成為階段性重要支撐參考。
關鍵位置與後續展望:1)核心支撐與阻力:短期需重點關注23551.89點(當日低點)的即時支撐,若有效跌破將直接回踩20日均線(Wind數據顯示約23450點);進一步強支撐位於布林帶下軌23290點,該位置同時接近前期震盪平台上沿,具備雙重支撐屬性。上方阻力位依次為23720點(布林帶中軌)、23968.73點(當日高點),若想重啟升勢需放量突破24000點整數關口,否則調整週期將延長;2)宏觀與數據影響:當前市場已部分消化美聯儲11月降息50%的概率預期,即將公佈的10月核心PCE數據(市場預期3.0%)成為關鍵變數:若數據超預期上行,將強化美聯儲“鷹派暫停”邏輯,指數可能下探23290點支撐;若數據低於預期,或引發降息預期升溫,形成技術性反彈契機。此外,科技股財報季進入尾聲,業績下修風險的釋放進度將主導板塊走勢。
總結:10月30日的中陰線形態是科技股業績利空、技術面趨勢反轉與資金避險情緒共振的結果,短期趨勢已從單邊上漲全面轉向下行調整。與8月25日的溫和調整不同,此次調整具備“量價齊跌、指標共振”的特徵,調整深度與時長需重點跟蹤支撐位防守力度及宏觀數據表現。後續操作中,量能變化與中軌收復情況將是判斷調整是否結束的核心信號。

行業簡訊精選
漲幅靠前行業
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行業:技術迭代與訂單激增形成雙重驅動,板塊逆勢領漲。核心邏輯:①台積電3納米晶片訂單近期激增,行業數據顯示其3納米產能利用率已提升至90%,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需求回暖;②全球半導體行業庫存週期進入尾聲,消費電子需求復蘇信號顯現,存儲晶片價格止跌回升,希捷等存儲廠商盈利預期改善;③美聯儲停止縮表計劃緩解半導體企業研發融資壓力,設備投資意願邊際增強。
能源行業:油價上漲與庫存下降提振板塊情緒。核心驅動:①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大幅下降580萬桶,遠超市場預期的200萬桶降幅,供需格局邊際收緊;②中美貿易談判前景樂觀,市場預期全球原油需求將隨經濟復蘇提升,WTI原油近月合約當日上漲1.3%至62.15美元/桶。
醫療保健行業:業績指引上調與創新藥進展支撐板塊。核心邏輯:①葛蘭素史克當日上調全年營業額增長指引,從原預期的4%-6%提升至5%-7%,受益於呼吸道藥物與疫苗產品銷量超預期;②生物制藥企業管線推進順利,多款腫瘤靶向藥進入臨床三期,市場對創新藥商業化前景信心增強。
金融行業:投行業務回暖與政策利好對沖利率壓力。核心驅動:①德銀披露三季度全球投行業務部門營收同比大幅增長22%,受益於並購重組與IPO市場活躍度提升;②美聯儲停止縮表將降低銀行體系流動性波動風險,緩解此前市場對中小銀行資金鏈的擔憂。
貴金屬行業:避險需求與貨幣寬鬆預期推動上漲。核心邏輯:①美股劇烈波動引發避險資金流入貴金屬資產,COMEX黃金期貨當日漲0.94%,白銀期貨漲1.71%;②美聯儲降息與縮表終止形成寬鬆貨幣環境,長期利好貴金屬估值。
跌幅靠前行業
互聯網服務行業:龍頭業績爆雷引發板塊估值下修。核心矛盾:①Meta披露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2%,低於市場預期的15%,且元宇宙相關業務“現實實驗室”虧損擴大至38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引發投資者對科技巨頭高投入低回報的擔憂;②亞馬遜雲業務增速放緩至18%,低於去年同期的25%,市場擔心企業級IT支出收縮對雲服務需求的衝擊。
可選消費行業:業績指引下調與龍頭股價拖累。核心原因:①特斯拉受Meta業績拖累及市場對電動車需求增速的擔憂,股價連續兩日下跌;②億滋國際披露三季度毛利同比下降3%,並調低全年盈利預期,引發消費板塊盈利擔憂,傳導至可選消費領域。
必需消費品行業:成本壓力與需求疲軟雙重壓制。核心邏輯:①億滋國際表示,人工與原材料成本上漲幅度超出預期,且北美市場零食需求出現疲軟跡象,帶動必需消費板塊情緒低迷;②消費者信心指數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市場擔憂後續消費支出韌性。
工業行業:龍頭個股異動與訂單預期下滑。核心驅動:①波音公司因737 MAX機型部分零部件品質問題,被監管機構要求增加檢測頻次,市場擔心交付進度延遲;②全球製造業PMI連續兩個月處於榮枯線下方,工業企業訂單增長預期放緩。
公用事業行業:利率預期波動削弱防禦屬性。核心邏輯:①雖然美聯儲已實施降息,但市場對12月是否繼續降息分歧加大,10年期美債收益率當日微漲2個基點,高股息公用事業股的相對吸引力下降;②天然氣價格當日下跌0.7%,燃氣發電企業成本優勢減弱,盈利預期邊際下調。
公司簡訊精選
Meta(META.US):SEC EDGAR系統公告(收盤前1小時披露):三季度營收368億美元,同比增長12%,低於市場預期的375億美元;“現實實驗室”業務虧損3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8億美元大幅擴大;公司宣佈四季度將繼續加大AI基礎設施投入,預計資本支出增至180億美元。
希捷科技(STX.US):NASDAQ官網異常波動公告:公司披露存儲晶片訂單環比增長35%,主要受益於數據中心客戶補庫存需求,無其他未披露重大資訊。
葛蘭素史克(GSK.US):公司IR官網盤後財報(盤後30分鐘內披露):三季度營收128億英鎊,同比增長8%;上調全年營業額增長指引至5%-7%(原4%-6%),因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與慢性阻塞性肺病藥物Trelegy銷量超預期。
億滋國際(MDLZ.US):華爾街日報“Breaking News”(收盤前2小時報導):三季度營收78億美元,同比增長2%,但毛利同比下降3%至42億美元;調低全年調整後EPS預期至2.85-2.90美元(原2.90-2.95美元),歸因於北美市場需求疲軟與成本上升。
Bloom Energy(BE.US):彭博終端“Earnings Release”板塊(盤後20分鐘披露):三季度營收4.8億美元,同比增長57.1%,超出市場預期的4.2億美元;淨虧損收窄至2100萬美元,毛利率提升2.3個百分點至28.5%,受益於燃料電池系統訂單增長。
費哲金融(FIS.US) :SEC EDGAR系統公告:下調全年業績指引,預計調整後營收增速從7%降至5%-6%,調整後EPS從6.50-6.60美元降至6.30-6.40美元,稱公司面臨支付業務競爭加劇與客戶預算收縮的挑戰。
公司財報
埃克森美孚(XOM.US)、艾伯維公司(ABBV.US)、雪佛龍(CVX.US)、高露潔(CL.US)等公司擬發表財報業績。
重大事件及經濟數據公佈
無。
作者:艾德金融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