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股

2025-07-07

美股晨報丨指數表現與機構分歧,市場或短期受關稅政策倒計時衝擊

大市綜述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並刷新歷史收盤高位,市場情緒受多重因素驅動。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 0.77%,收於44828.53 點;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83%,收於6279.35 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1.02%,收於20601.10 點。

市場表現與機構分歧標普 500 指數周累漲 1.72% 至 6279.35 點,逼近 6300 點的技術拐點。美銀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警告稱,若突破該點位將觸發 “賣出信號”,認為 3.4 萬億美元減稅法案加劇了資本過熱風險。儘管散戶情緒與 AI 樂觀預期推動美股基金單周淨流入 316 億美元(創 8 個月新高),但機構投資者仍保持謹慎,德銀數據顯示當前股票配置低於 2 月高點。

關稅政策倒計時衝擊特朗普政府設定的 7 月 9 日 “對等關稅” 談判截止日臨近,若未達成協議,擬對未簽約國家加征 10%-70% 關稅(8 月 1 日生效)。歐盟、日本等面臨高風險,中國商務部已對歐盟白蘭地徵收 47.3% 反傾銷稅,直接導致法國人頭馬股價單日暴跌 7.2%。市場擔憂若談判破裂,可能重演 4 月初美股暴跌情景(當時標普 500 單周下跌 4.5%)。

全球貿易摩擦升級與政策反制:1)中美歐政策博弈中國財政部宣佈自 7 月 6 日起,對預算金額 4500 萬元以上的醫療器械採購專案,限制歐盟企業參與,並要求非歐盟企業的歐盟進口產品占比不超過 50%。商務部同步對原產於歐盟的白蘭地徵收 5 年反傾銷稅,稅率最高達 47.3%,但接受 34 家歐盟企業的價格承諾以豁免徵稅。歐盟車企受關稅預期衝擊,週五跌幅超 1%,德國總理默茨會見王毅時強調德中貿易合作的重要性,但未明確反制措施; 2)美國關稅擴圍與全球產業鏈重構特朗普政府啟動新一輪關稅函發送,對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加征 10%-70% 關稅,歐盟、印度等主要貿易夥伴已表態將採取反制。汽車、晶片、金融服務板塊首當其衝,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可能引發北向資金波動,出口導向型企業(如家電、電子)需警惕情緒傳導。

美國非農數據超預期:美國 6 月非農新增就業 14.7 萬(預期 10.6 萬),失業率降至 4.1%,但私營部門增長顯著放緩。強勁數據使 7 月降息概率歸零,9 月降息預期降至 68%(前值 74%),美聯儲觀望態度強化。市場開始重新定價貨幣政策路徑,美元指數短期承壓但長期仍受財政赤字擔憂拖累。

歐洲央行釋放政策信號: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元區通脹已達標(6 月調和 CPI 同比 2%),未來貨幣政策調整幅度將有限。市場普遍預期 7 月維持利率不變,9 月可能小幅降息 25 個基點至 1.75%。德國央行行長 Nagel 提醒需警惕通脹波動,尤其是服務業價格回升風險

趨勢點評

上周五,納斯達克指數日 K 線收出光頭光腳的中陽線,開盤價 20497.66 點,收盤價 20601.10 點,最高價 20624.51 點,最低價 20480.22 點,成交量 57.16 億股,較前一交易日放大 1.2 倍。

從技術形態看,指數有效突破 20500 點關鍵阻力位,重新確立短期上升趨勢。MACD 指標中,DIF 線與 DEA 線在零軸上方形成金叉,紅色動能柱較前一交易日增長約 30%,顯示多頭動能加速釋放。KDJ 指標快速修復至 85 附近,J 值從超買區域小幅回落,反映市場情緒從亢奮轉向理性樂觀。布林帶指標顯示,指數已觸及上軌(約 20650 點),布林帶開口張大至年內最大值,暗示市場處於極端強勢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成交量顯著放大至 57 億股,創近一個月新高,顯示資金主動入場意願增強。若後續量能維持在 50 億股以上,指數有望向 20800 點發起衝擊。此外,巴克萊銀行的 “非理性繁榮” 指標升至 11.2%,接近歷史警戒線,需警惕短期技術性回調風險。總體而言,納斯達克指數短期仍處於上升趨勢,若能保持量價配合,有望延續漲勢,但需密切關注 7 月 FOMC 會議紀要及企業財報季的指引。

圖表 1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日K線圖

image.png 

數據來源:Wind資訊

行業簡訊精選

市場背景宏觀經濟與政策博弈:6 月非農就業數據意外下滑(減少 3.3 萬人),為 2023 年 3 月以來首次負增長,加劇市場對勞動力市場疲軟的擔憂。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7 月降息概率升至 25.3%,9 月降息預期接近 100%。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風險:特朗普宣佈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但同時威脅對日本加征 35% 關稅(原定 7 月 9 日生效),機械、家電等對日出口鏈承壓。美元指數小幅反彈至 96.77,但仍處於三年低位,反映全球資本對美股的偏好。行業輪動與資金流向:科技股仍是主要驅動力,標普 500 和納指創歷史新高,但醫療股因 Centene 撤回全年盈利指引暴跌,拖累道指。投資者需關注 7 月中旬財報季科技巨頭的業績指引及關稅政策的最終落地影響。以下是隔夜漲幅排名靠前的行業重要新聞和消息:

1)能源板塊

地緣博弈與供需格局重塑

OPEC + 增產談判破裂與油價反彈7 月 6 日 OPEC + 會議未能達成新的增產協議,市場對原油供應收緊的預期升溫,WTI 原油期貨價格創近一個月新高。沙特與阿聯酋在減產基準問題上的分歧持續,疊加中東局勢緊張,推動傳統能源企業估值修復。

新能源政策紅利釋放:美國國會通過的《加速部署多功能先進核能以實現清潔能源法案》刪除對風能和太陽能的稅收限制條款,光伏製造企業宣佈擴產計劃,頭部企業與能源公司合作開發大型地面電站專案,強化產業鏈協同。

能源基建投資加速:美國政府推動油氣管道與電網升級專案,工業設備供應商獲得大額訂單,可再生能源發電專案審批流程簡化,吸引私募股權與主權財富基金資金流入。

2)資訊技術板塊

AI 技術突破與政策環境改善

算力需求激增與半導體復蘇:全球頭部雲服務商與超算中心加大對新一代 AI 晶片架構的採購力度,高帶寬記憶體(HBM)需求激增推動半導體產業鏈需求共振。積電宣佈擴大先進封裝技術產能,為蘋果 M5 系列晶片量產做準備,預計明年下半年實現規模化交付。

技術商業化落地與政策鬆綁:特斯拉二代人形機器人 Optimus 在上海人工智慧大會亮相,展示工業自動化與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突破。美國商務部撤銷對 EDA 軟體的出口限制,允許新思科技、楷登電子等恢復對華供貨,緩解晶片設計領域的技術封鎖壓力。

AI 基礎設施投資加速:甲骨文宣佈與 OpenAI 擴大合作,計劃在美國建立更多數據中心以支持 AI 模型訓練,強化市場對算力基礎設施長期投資的預期。

3)金融板塊

降息預期與政策紅利釋放

資本分配計劃提振市場信心: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華爾街大行在通過美聯儲壓力測試後,宣佈提高季度股息並啟動大規模股票回購計劃,反映行業對自身財務穩健性的信心。

稅改法案預期與盈利改善:參議院通過的減稅法案若最終落地,將降低金融企業所得稅負擔,提升淨息差與淨利潤率。市場預期銀行業 2025 年盈利增速將回升至 8%-10%,推動板塊估值向歷史均值回歸。

降息預期與資金流向:高盛將美聯儲降息預測提前至 9 月,市場對利率敏感型金融資產的配置需求增加。保險與資產管理公司受益於長期債券收益率下行,投資收益預期改善。

4)工業板塊

貿易政策與製造業回流催化

跨境貿易政策調整與供應鏈重構: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對越南進口商品加征 20% 關稅,轉口貿易關稅提高至 40%,推動本土製造業回流預期升溫。服裝、鞋類等供應鏈企業加速調整產能佈局,利好工業設備與材料供應商。

新能源製造政策支持:美國國會通過的《加速部署多功能先進核能以實現清潔能源法案》刪除對風能和太陽能的稅收限制條款,光伏製造企業宣佈擴產計劃,強化產業鏈協同。

機器人技術應用拓展:特斯拉機器人商業化進程加速,國內廣州允許全域無人駕駛運營,推動工業自動化與智能物流領域的技術迭代,行業估值修復預期增強。

5)可選消費板塊

暑期消費復蘇與跨境政策優化

旅遊旺季需求釋放:美國夏季旅遊預訂量同比增長 12%,國內航班客座率與酒店入住率接近疫情前水準,熱門目的地客流量激增,推動旅遊服務板塊估值修復。

跨境消費政策支持:美國交通運輸部簡化國際旅客入境流程,縮短海關通關時間,刺激跨境旅遊與購物需求。中概股普遍上漲,新能源汽車股(如蔚來、小鵬)因交付數據超預期表現亮眼。

零售促銷與股息刺激:美國主要零售商提前開啟 “獨立日” 促銷,家電、電子產品等品類銷售額同比增長 8%。鬥魚宣佈配發特別股息,推動中概股短期情緒回暖。

公司簡訊精選

科技與電商板塊

1) 京東(JD.US)7 月 6 日宣佈重啟歐洲業務,推出全品類自營電商平 Joybuy,聚焦英國市場並提供 “當日達 / 次日達” 物流服務,複製國內 “211 限時達” 模式。首批覆蓋家電、3C 電子、美妝等品類,通過倫敦本地倉實現高效履約。

2) 巴巴(BABA.US)2025 財年 Q1 營收 2364.54 億元,同比增長 7%,其中阿雲收入同比增長 18%,創四個季度新高。電商基本盤穩固,淘天集團營收同比增長 9%,恢復高個位數增長。

3) 小鵬汽車(XPEV.US):上周五(7 月 4 日)美股上漲 2.6%,市場關注其歐洲市場佈局及 G7 車型銷量表現。公司同步推出海外購車補貼政策,包括置換優惠和免費充電權益。

教育板塊

1) 好未來(TAL.US)7 月 4 日發佈 2025 財年 Q3 財報,淨收入 6.06 億美元,同比增長 62%;淨利潤 2306.9 萬美元,實現扭虧為盈。核心業務學而思網校用戶活躍度提升,AI 教育平使用率環比增長 40%。

新能源汽車板塊

1) 蔚來汽車(NIO.US)7 月 1 日發佈二季度交付數據,共交付 72,056 ,環比增長 71.2%,超市場預期。樂道品牌和螢火蟲品牌貢獻顯著,分別交付 6,400 3,932

監管動態

1) SEC 啟動 FPI 資格標準修訂6 月 4 日發佈概念公告,擬調整 “外國私人發行人”(FPI)定義,要求中概股需滿足海外交易量、主要交易所上市等條件,可能削弱開曼 / BVI 架構優勢,增加合規成本。若新規實施,中概股或面臨退市壓力。

2) 中國證監會修訂境外上市規定:支持企業依法依規赴境外上市,明確資訊安全責任,刪除 “現場檢查以我國監管機構為主” 表述,為跨境審計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行業趨勢

1) 半導體政策利好:美國商務部撤銷對新思科技、楷登電子等 EDA 軟體供應商的對華出口限制,恢復中國客戶訪問許可權,利好中概股半導體設計及製造企業。

2) 生物醫藥關稅影響有限:儘管 4 月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恐慌,但創新藥授權交易暫不受衝擊,百濟神州、君實生物等企業股價已逐步修復。

公司財報

無。

重大事件及經濟數據公佈

無。

作者:艾德金融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杠杆,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

公告
{eyou:type typeid='229' addfields='content,tc_status,tc_date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