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綜述
昨日,港股市場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0.89%,收於16228.75點;國企指數跌1.13%;恒生科技指數跌1.18%。大市成交745.56億港元,為12月以來最低,科技指數成份股成交194.29億港元。
板塊方面多數下跌,電訊設備、遊戲、教育、電子零部件等漲幅居前,而汽車股、油氣開採、房地產、醫藥、航運等跌幅居前。
隔夜,美股市場三大指數齊大漲。道瓊斯指數漲1.40%,標普500指數漲1.37%,納斯達克指數漲1.38%。道瓊斯指數創歷史新高,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均創2年新高。
歐洲市場,四大股指漲跌不一,英國富時100指數微漲0.08%,法國CAC40指數跌0.16%,德國DAX指數跌0.15%,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14%。
料日內恒指底部企穩小幅向上。亞太市場,日經225指數開盤漲0.41%,韓國綜指開盤漲1.45%。截至12月14日,恒生指數夜期(12月)收報16157點,跌119點或0.731%,低水72點。
美聯儲如市場所料連續三次會議未加息。本次決議聲明新增評價,經濟活動相比三季度強勁步伐已放緩,重申通脹高企,但新增說辭過去一年通脹已放緩;利率指引新增一詞,稱將考慮需要的“任何”額外緊縮程度,被視為加息立場軟化。點陣圖顯示過半美聯儲官員預計明年至少降息三次,近三成官員預計至少降四次;美聯儲的明年利率預期中位值下調50個基點,顯示未來一年降息75個基點、約合降息三次;美聯儲將今年GDP預期增速上調50個基點至2.6%,下調今明後年PCE通脹預期,其中今年預期下調50個基點。“新美聯儲通訊社”評價,美聯儲暗示通脹好轉速度比預期快,為明年降息敞開大門。
美國11月核心PPI超預期放緩至2%,創近三年來新低。11月PPI同比增長0.9%,為今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準,能源價格下跌再次成為PPI放緩的主因。
板塊方面,隔夜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28%,顯著跑輸美股三大指數,熱門中概股漲跌互現,昨日恒生科技指數跌1.18%,料今日科技指數將繼續小幅震盪向上。中概科技股份化較大,截至12月12日,年初以來,恒生科技指數30只成份股,僅7只錄得上漲,23只下跌;5只跌幅小於5%,8只跌幅小於20%;15只跌幅大於20%,11只跌幅大於30%。科技公司估值很低,但反彈缺乏持續性,中長期看,美聯儲已經確定明年將降息,港股流動性或將迎來改善,另需中國宏觀經濟復蘇。
繼續關注電訊設備、消費電子零部件。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公佈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份,內地市場手機出貨量2916.2萬部,按年增長19.7%。其中,5G手機2643.5萬部,按年增長35.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0.6%。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1801.3萬部,按年增長7.2%,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61.8%;上市新機型49款,按年增長63.3%,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8%。
重點關注
1) 小米集團-W(01810.HK)、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公佈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份,內地市場手機出貨量2916.2萬部,按年增長19.7%,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1801.3萬部,按年增長7.2%。
公司財報公佈
今日,港股市場無明星公司發佈財報。
新股動態
1. 知行汽車科技(01274.HK):12月12日-15日招股,招股價29.65港元,每手100股,預期12月20日上市。
2. 泛遠國際(02516.HK):12月12日-19日招股,招股價0.9-1.22港元,每手4000股,預計12月22日正式上市。
3. 金源氫化(02502.HK):12月12日-15日招股,招股價1.1-1.5港元,每手2000股,預計12月20日正式上市。
4. 瀾滄古茶(06911.HK):12月14日-19日招股,招股價10.4-14.16港元,每手200股,預計12月22日正式上市。
5. 君聖泰醫藥-B(02511.HK):12月14日-19日招股,招股價11.50港元,每手500股,預計12月22日正式上市。
6. 集海資源(02489.HK):12月14日-19日招股,招股價0.55-0.75港元,每手5000股,預計12月22日正式上市。
公司簡訊精選
1. 藥明生物(02269.HK)公告,12月13日耗資9239.9萬港元回購332萬股,每股價格為28.1-27.5港元。
2. 中國財險(02328.HK)公佈,該公司於2023年前11個月的原保險保費收入人民幣4727億元,同比增長6.8%。
3.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發佈公告,於2023年12月13日,該公司斥資4470.7萬港元回購1168.2萬股,每股回購價為3.81-3.86港元。
4. 眾安線上(06060.HK)發佈公告,公司於2023年1月-11月所獲得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額約為人民幣273.44億元,同比增長26.6%。
國內外要聞
1) 中國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同比少增1368億元;前11月累計增加2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億元;前11個月累計為33.6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9萬億元。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分析指出,今年前11個月貸款增量已超過去年全年,M2、社融等數據也顯示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有力。
2) 工商銀行要求,把握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的重大變化,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積極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3) 工信部表示,9-10月,我國光伏製造業繼續保持高位運行,全國矽料、矽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60%。1-10月全國晶矽電池產量超過403GW,光伏矽片、電池、組件產品出口總額達到429.9億美元。
4) 中國信通院公佈數據顯示,1-10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2.30億部,同比增長4.2%。其中,5G手機出貨量1.88億部,增長8.9%。
5) 美聯儲決定維持5.25%至5.5%的基準隔夜借款利率區間不變,符合市場廣泛預期。FOMC聲明顯示,將評估需要“任何”額外加息的程度;通脹在過去一年中“有所緩解”,但仍然居高不下。經濟活動已從第三季度的強勁勢頭放緩。點陣圖顯示過半美聯儲官員預計明年至少降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近三成官員預計至少降四次。利率決議後,美元跳水,美股、美債、黃金拉升。
6)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儘管美聯儲不排除適當時候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但相信利率可能已經達到或接近峰值。同時美聯儲正在思考、討論何時降息合適;降息已開始進入視野。目前沒有什麼根據認為經濟正在衰退;明年總會存在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認為經濟有可能避免衰退。沒有人宣佈抗通脹取得勝利,那還為時尚早;下一個問題是何時收回政策。
7) 亞洲開發銀行發佈報告,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2%,高於此前預期。該行將2023年亞洲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4.7%調整到4.9%,維持2024年經濟增長4.8%預期不變。
8) 市場研究公司Rho Motion數據顯示,11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創新高,達到140萬輛。其中,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5%,美國和加拿大銷量增長43%,歐洲銷量下降3%。
大行評級
1、高盛:維持聯想集團“買入”評級,目標價11.79港元
2、花旗:維持粵海投資“買入”評級,目標價降至6.5港元
3、大和:下調天齊鋰業(09696)評級至“跑輸大市”,目標價削至31港元
4、大摩:下調中國中免(01880)評級至“與大市同步”,目標價下調至95港元
5、里昂:維持希慎興業(00014)“買入”評級,目標價下調至20.3港元
作者:艾德金融研究部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杠杆,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