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綜述
昨日,港股市場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截至收盤,恒生指數微漲0.04%,收於17406.36點;國企指數跌0.31%;恒生科技指數漲1.27%。
板塊方面漲跌互現,消費電子、醫藥、黃金及貴金屬、旅遊等漲幅居前,而銀行、油氣、電訊、煤炭等跌幅居前。大市成交924.72億港元,科技指數成份股成交240.99億港元,南向資金淨買入22.47億港元。
隔夜,美股市場三大指數集體上漲超1%。道瓊斯指數漲1.58%,標普500指數漲1.20%,納斯達克指數漲1.16%。板塊方面多數上漲,互聯網科技股漲幅居前,而汽車製造商跌幅居前。
歐洲市場,四大股指齊漲,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50%,法國CAC40指數漲0.42%,德國DAX指數漲0.20%,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35%。
料市場短期分化較大。亞太市場,日經225指數跌0.07%,韓國綜指漲0.38%。截至10月31日,恒生指數夜期(10月)收報17393點,跌86點或0.492%,低水13點。
板塊方面,動力電池板塊短期仍需謹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隨著國內外上游原料新產能的釋放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緩,碳酸鋰價格下降是大勢所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陳學森表示,對於自有資源的鋰鹽生產企業,目前的利潤依然是非常可觀的,但同比去年超高價位,價格下跌企業利潤下降也是正常。但對於外購資源或者去年高位獲取的資源企業,有的可能處於虧損邊際。
新能源汽車板塊或將持續分化。歐盟反補貼風暴襲來,比亞迪、吉利和上汽在列。歐盟反補貼調查一旦啟動,90%以上的結果是經調查發現補貼、損害等,徵收反補貼稅。隔夜美股特斯拉(TSLA.US)跌4.79%,自23Q3業績發佈以來,公司股價已下跌約18%。
短期油氣開採板塊或高位承壓。隔夜美油下跌3.45%,收於82.59美元/桶,加沙局勢外溢風險顯著減小,國際油價短期或繼續回撤。自9月28日最高95.03美元/桶以來,美油已經下跌約13.09%。
隔夜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83%,熱門中概股漲跌互現,昨日恒生科技指數漲1.27%,料今日科技指數震盪偏弱,成份股趨於分化。當前影響美港股科技公司走勢的關鍵1)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2)美聯儲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趨勢。受益於智能手機產業鏈於23Q4或2024年潛在復蘇,消費電子、半導體等行業,相比互聯網科技公司、軟體開發公司或更受市場青睞。
重點關注
1) 比亞迪股份(01211.HK):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 1621.51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8.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04.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82.16%。
2) 比亞迪電子(00285.HK):公司發佈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達人民幣921.44億元,同比增長29.50%;毛利人民幣79.02億元,同比增長91.62%;母公司權益擁有人應占溢利人民幣30.44億元,同比增長146.11%。
公司財報公佈
今日,中遠海控(01919.HK)、百威亞太(01876.HK)、普拉達(01913.HK)、三一國際(00631.HK)、中國再保險(01508.HK)、大唐新能源(01798.HK)等公司將發佈財報。
新股動態
1. 喜相逢集團(02473.HK):10月30日-11月2日招股,招股價1.05-1.36港元/股,每手2500股,入場費3434.29港元,預計11月9日正式上市。
2. 華視集團控股(01111.HK):10月31日-11月3日招股,招股價0.88-1.04港元/股,每手4000股,預計11月10日正式上市。
3. 佛朗斯股份(02499.HK):10月31日-11月3日招股,招股價14.18-16.18港元/股,每手200股,預計11月10日正式上市。
公司簡訊精選
1. 鞍鋼股份(00347.HK)發佈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該集團期內取得營業收入842.8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16.42%;歸母淨虧損21.15億元,同比盈轉虧。
2. 東方電氣(01072.HK)發佈公告,於2023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47.66億元,同比增長10.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12億元,同比增長16.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6.89億元,同比增長25.96%。
3. 昭衍新藥(06127.HK)發佈公告,於2023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87億元,同比增長24.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8億元,同比減少48.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11億元,同比減少48.62%。
4. 國泰君安(02611.HK)發佈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該集團取得營業收入人民幣270.29億元(單位下同),同比增加1.1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86.27億元,同比增加2.38%。
5. 中國交通建設(01800.HK)發佈公告,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819億元,同比增長2.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8.4億元,同比增長2.3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3.2億元,同比增長0.56%。
6. 中集集團(02039.HK)發佈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該集團期內取得營業收入951.2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12.8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淨利潤4.96億元,同比減少84.1%。
7. 贛鋒鋰業(01772.HK)發佈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該集團取得營業收入人民幣256.82億元(單位下同),同比減少6.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1億元,同比減少59.38%。
國內外要聞
1) 財政部發文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將經營效益指標的“淨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3年週期指標+當年度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其中,3年週期指標和當年度指標權重各占50%。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有利於降低短期考核對保險資金投資行為的影響,提升保險資金權益投資的積極性和穩定性,優化市場結構,降低市場波動,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前三季度,我國鋰鹽產量約56萬噸碳酸鋰當量,淨進口碳酸鋰10.2萬噸,淨出口氫氧化鋰9萬噸,國內表觀需求為58.2萬噸碳酸鋰當量。隨著國內外上游原料新產能的釋放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緩,碳酸鋰價格下降是大勢所趨。
3) 廣州市房地產仲介協會:10月,廣州市二手住宅整體網簽宗數和麵積分別為9361宗和95.2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56%和11.23%,同比增長41.28%和43.38%。
4) 國家能源局介紹,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72億千瓦,同比增長93%,占新增裝機的76%。其中,水電新增裝機788萬千瓦,風電新增裝機3348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2894億千瓦。
5)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互聯網業務收入10294億元,同比增長3.4%,實現利潤總額959.3億元,同比增長18.2%。
6) 德國第三季度GDP初值同比降0.8%,為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新低,預期降1%,前值降0.6%;季調後GDP初值環比降0.1%,預期降0.3%,前值持平。
7) 德國10月CPI初值同比升3.8%,預期升4%,9月初值、終值均升4.5%;環比持平,預期升0.2%,9月初值、終值均升0.3%。
大行評級
1、建銀國際:下調青啤目標價至61.5港元,第三季業績符預期
2、瑞銀:下調中石化目標價至6.3港元,上季淨利潤符預期
3、匯豐研究:降中國中免目標價至135港元,下調今年盈測
4、野村:下調泰格醫藥(03347)目標價10%,經營溢利率收窄
5、招銀國際:削李寧目標價至32.93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作者:艾德金融研究部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數據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他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杠杆,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金融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此信息不得於中國境內就任何目的複製或轉發。
本網頁的內容通過一套繁簡字體轉換軟體(該軟體),由簡體中文版轉換成為繁體中文版,當中並不涉及香港特區與內地的用詞及語句的對應轉換。艾德不會就該軟體欠妥之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會就其品質及性能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者都不應視本網站內容的繁體中文版為其簡體中文版的對應版本;艾德無需就該軟體對其用途的恰當性、其品質或可商售性承擔任何該等明示或隱含的、法定或非法定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將本網頁的內容或網址傳送予第三者,你承諾會將本免責聲明同時傳送予該第三者,並保證該第三者在流覽本網站的內容之前同意接納本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