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IPO市場:港交所上市集資趨勢、挑戰與策略分析

2024香港IPO市場:港交所上市集資趨勢、挑戰與策略分析

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憑藉在銀行、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方面的顯著優勢,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金融業者、資產管理人、基金和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和高質量的金融平台。香港證券市場因此成為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的關鍵集資渠道,港股IPO市場更是備受市場矚目。

2023年,香港IPO市場克服地緣政治不穩、高利率等重重挑戰,全年新股市場持續回暖,上市申請數目亦保持穩健。隨著港交所已推出多個資本市場新制度、改革及市場推廣,2024年港股IPO市場預計將維持良好發展趨勢,並有望促進香港新股市場變得更加活躍和強勁,再次在全球IPO集資排名中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在香港上市?

根據香港交易所(HKEX)官方指引,公司在香港申請上市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

第一步:發行人準備:首先需委任保薦人及其他專業顧問,並進行盡職調查及準備申請文件。若有需要,可在保密情況下與上市部進行預諮詢 。

第二步:審批:向香港交易所上市科提交上市申請(即A1文件)後,上市科會進行審閱。在審閱完成後,將由上市委員會進行聆訊,並作出原則上批准上市的決定 。

第三步:推廣及上市:獲得批准後,公司將進入推廣期,最終在香港聯交所正式上市並舉行上市儀式 。

港交所主板上市主要要求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必須符合財務及營業記錄等要求 。申請人需具備不少於3個會計年度的營業記錄,並符合以下其中一項財務測試 :

盈利測試:過去3個會計年度合計盈利不低於8,000萬港元。

市值/收入測試:市值不低於40億港元,且最近一個經審核會計年度收入不低於5億港元。

市值/收入/現金流測試:市值不低於20億港元,且最近一個經審核會計年度收入不低於5億港元,過去3個會計年度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合計不低於1億港元。

2023年,香港IPO市場克服地緣政治不穩、高利率等重重挑戰,全年新股市場持續回暖,上市申請數目亦保持穩健。隨著港交所已推出多個資本市場新制度、改革及市場推廣,2024年港股IPO市場預計維持良好發展趨勢,促進香港新股市場變得活躍和強勁。

2024香港IPO市場概況與展望

港股市場是全球最活躍的新股集資市場之一,港股IPO募資額長期佔據全球前列,自2009年以來曾七次登上全球IPO集資年度排名榜首。

儘管近幾年宏觀環境充滿挑戰,香港IPO市場依舊保持強韌表現。根據**香港交易所及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交易所的港股IPO集資額在全球排名第六,新股集資額達463億港元;年內香港IPO前十大項目共融資237.62億港元,約佔2023全年融資總額的51%。

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2023年港股市場共有73隻新股上市,其中68家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方式上市,2家通過介紹上市方式上市,另外3家由GEM市場轉到主板上市。

縱觀2023,其中消費行業共15家,佔比約20%;TMT(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共14家,佔比約19%;醫療保健行業共13家,佔比約18%;工業行業共13家,佔比約18%;此外,地產建築業7家,汽車行業4家,其他行業7家。

發行估值方面,在2023年度港股IPO的公司之中,有52家公司有上市前估值數據。從發行後總市值較上一輪估值的增長排行來看,溢價發行的有37家,佔總數54.41%,折價發行的有15家,佔總數22.06%。溢價率最高的是邁越科技(02501.HK),其最後一輪估值為1.1億港元,發行總市值5.9億港元,發行估值溢價率436.36%;折價率最大的是泛遠國際(02516.HK),其最後一輪估值為14.59億港元,發行總市值7.02億港元,發行估值溢價率-51.88%。

港股IPO市場面臨的挑戰與變化

近幾年,香港恆生指數持續疲弱,於2024年1月22日失守一萬五點心理關口,收報14961點,創15個月來新低。同日,香港股市總市值(約4.29萬億美元)被印度股市(約4.33萬億美元)超越,失去全球第四大股票市場的地位。

客觀地說,由於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被利率高企、貿易低迷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拖累,全球市場不明朗,對投資者信心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導致港股市場的流動性受到一些限制,港股市場的總市值和港股IPO募資規模因此有所回落。這對有意在香港IPO上市的企業構成了一定壓力。

此外,受國內企業境外上市新政策影響,國內企業赴港上市面臨新的變化和要求,這也間接影響了公司進行港股IPO的上市進度及數量。企業需要更詳細地了解這些政策調整,以避免在香港上市過程中遇到不必要的延誤。

香港IPO市場的獨特機遇與利好因素

p>儘管香港IPO市場在短期內面臨挑戰,但未來仍充滿機遇。未來的香港IPO市場或將受益於以下多重利好因素:

(一)香港金融市場開放和國際化優勢明顯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對外高度開放,金融平台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市場參與者。整體上,香港金融體系保持穩定並持續發展。這種高度國際化的環境為尋求全球資本的企業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平台。

(二)中國內地經濟增長助力新經濟公司赴香港IPO上市

受益於內地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紅利,中國內地新經濟公司不斷崛起。各地更是鼓勵支持內地公司進行港股IPO上市,以期公司獲得更廣泛的國際資本支持,還能提升其品牌的國際影響力。特別是科技、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的企業,將繼續視香港為重要的海外上市首選地。

(三)香港與內地加強金融合作的利好政策

作為“超級聯絡人”,香港不斷探索對外交流和與中國內地的互聯互通。兩地互聯互通機制已涵蓋股票、債券及衍生品市場,覆蓋場內外交易,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了全方位資產跨境配置選擇。例如,深港通、滬港通等機制極大提升了市場活力。 (可考慮在此處添加內部連結至相關的互聯互通介紹頁面)

(四)香港引入SPAC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規

港交所推出一系列市場改革,包括引入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推出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18C章)以及GEM板上市改革等等,極大提升了香港市場對融資企業以及投資者的吸引力。這些創新舉措使得港股IPO市場有望持續回暖,為不同類型企業提供更多上市路徑。 (可考慮在此處添加內部連結至關於SPAC或18C章的詳細介紹頁面)

未來展望:香港IPO市場的復甦之路

市場普遍預期2024下半年度港股IPO將伴隨二級市場溫和上升。若赴港上市的公司和大型科技企業數量增加,將進一步推進IPO規模回升。

基於香港資本市場的基本面依然穩健,羅兵咸永道(PwC)、德勤(Deloitte)和畢馬威(KPMG)等業界領先機構分別預期今年將有約80至90家公司在香港IPO上市,集資總額約1,000億港元,在全球交易所集資排名或可重返前五名。隨著投資者聚焦人工智能、半導體和綠色技術等科技板塊,香港已預備好藉這些新興產業的強勁發展趨勢來帶動今年IPO市場活動的復甦。

總結與建議

綜觀當前香港IPO市場,儘管挑戰與機遇並存,其作為全球主要集資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對於有意赴港上市的企業而言,深入理解市場動態、政策變化及創新上市機制至關重要。同時,投資者亦應密切關注新經濟板塊的增長潛力。我們建議企業與專業顧問緊密合作,制定周密的上市策略,以期在香港資本市場取得成功。

香港IPO常見問題解答 (FAQs)

Q1: 2024年香港IPO市場預計表現如何?

A1: 根據多家專業機構預測,2024年香港IPO市場有望復甦,預計將有80-90家公司上市,集資額約1,000億港元,有望重返全球前五大集資市場。新經濟、科技及綠色技術板塊將是主要驅動力。

Q2: 企業在香港IPO上市主要面臨哪些挑戰?

A2: 主要挑戰包括全球高利率環境、地緣政治不穩、市場流動性限制以及中國內地企業境外上市政策的調整。這些因素可能影響上市進度和估值。

Q3: 香港有哪些新的上市機制吸引企業?

A3: 港交所近年推出了多項改革,包括引入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針對未有盈利/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機制(18A章),以及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18C章),為不同類型企業提供了更靈活的上市途徑。

Q4: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有何利好?

A4: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為內地企業提供更廣泛的國際資本支持、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此外,香港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機制也為跨境投資提供了便利。

Q5: 投資香港IPO新股有哪些注意事項?

A5: 投資新股需仔細研究公司基本面、行業前景、估值水平及市場情緒。同時,要留意新股上市後的股價波動風險,建議尋求專業財務顧問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