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交所IPO上市集資 | 港股IPO趨勢分析

香港港交所IPO上市集資 | 港股IPO趨勢分析

香港IPO上市集資現況及港股IPO趨勢分析文章可於艾德金融網誌內查看!除現況報告外,您亦可深入了解影響香港IPO集資的關鍵因素,助您找出最好投資時機!

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憑著在銀行、資本市場和資産管理方面的優勢,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金融業者、資産管理人、基金和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和高質量的金融平台。香港證券市場因此成為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的關鍵集資渠道,港股IPO市場更是備受市場矚目。

如何在香港上市?

根據香港交易所(HKEX)官方指引,公司在香港申請上市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

第一步:發行人準備:首先需委任保薦人及其他專業顧問,並進行盡職調查及準備申請文件。若有需要,可在保密情況下與上市部進行預諮詢 。

第二步:審批:向香港交易所上市科提交上市申請(即A1文件)後,上市科會進行審閱。在審閱完成後,將由上市委員會進行聆訊,並作出原則上批准上市的決定 。

第三步:推廣及上市:獲得批准後,公司將進入推廣期,最終在香港聯交所正式上市並舉行上市儀式 。

港交所主板上市主要要求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必須符合財務及營業記錄等要求 。申請人需具備不少於3個會計年度的營業記錄,並符合以下其中一項財務測試 :

盈利測試:過去3個會計年度合計盈利不低於8,000萬港元。

市值/收入測試:市值不低於40億港元,且最近一個經審核會計年度收入不低於5億港元。

市值/收入/現金流測試:市值不低於20億港元,且最近一個經審核會計年度收入不低於5億港元,過去3個會計年度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合計不低於1億港元。

2023年,香港IPO市場克服地緣政治不穩、高利率等重重挑戰,全年新股市場持續回暖,上市申請數目亦保持穩健。隨著港交所已推出多個資本市場新制度、改革及市場推廣,2024年港股IPO市場預計維持良好發展趨勢,促進香港新股市場變得活躍和強勁。

香港IPO市場發展概况

港股市場是全球最活躍的新股集資市場之一,港股IPO募資額長期佔據全球前列,自2009年以來曾七次登上全球IPO集資年度排名榜首。

儘管近幾年宏觀環境充滿挑戰,香港IPO市場依舊保持強韌表現,2023年香港交易所的港股IPO集資額在全球排名第六,新股集資額463億港元;年內香港IPO前十大項目共融資237.62億港元,約佔2023全年融資總額的51%。

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2023年港股市場共有73隻新股上市,其中68家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方式上市,2家通過介紹上市方式上市,另外3家由GEM市場轉到主板上市。

縱觀2023,其中消費行業共15家,佔比約20%;TMT(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共14家,佔比約19%;醫療保健行業共13家,佔比約18%;工業行業共13家,佔比約18%;此外,地産建築業7家,汽車行業4家,其他行業7家。

發行估值方面,在2023年度港股IPO的公司之中,有52家公司有上市前估值數據。從發行後總市值較上一輪估值的增長排行來看,溢價發行的有37家,佔總數54.41%,折價發行的有15家,佔總數22.06%。溢價率最高的是邁越科技(02501.HK),其最後一輪估值為1.1億港元,發行總市值5.9億港元,發行估值溢價率436.36%;折價率最大的是泛遠國際(02516.HK),其最後一輪估值為14.59億港元,發行總市值7.02億港元,發行估值溢價率-51.88%。

港股IPO市場挑戰重重

近幾年,香港恒生指數持續疲弱,於2024年1月22日失守一萬五點心理關口,收報14961點,創15個月來新低。同日,香港股市總市值(約4.29萬億美元)被印度股市(約4.33萬億美元)超越,失去全球第四大股票市場的地位。

客觀地說,由於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被利率高企、貿易低迷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拖累,全球市場不明朗,對投資者信心産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港股市場的流動性受到一些限制,港股市場的總市值和港股IPO募資規模因此有所回落。

此外,受國內企業境外上市新政策影響,國內企業赴港上市面臨新變化和新要求,影響公司進行港股IPO的上市進度及數量。

港股IPO市場的機遇和利好因素

儘管香港IPO市場在短期內面臨挑戰,但未來仍充滿機遇。未來的香港IPO市場或將受益於以下利好因素:

(一)香港金融市場開放和國際化優勢明顯。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對外高度開放,金融平台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市場參與者。整體上,香港金融體系保持穩定並持續發展。

(二)中國內地經濟增長助力新經濟公司赴香港IPO上市。

受益內地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紅利,中國內地新經濟公司不斷崛起,各地更是鼓勵支持內地公司進行港股IPO上市,以期公司獲得更廣泛的國際資本支持,還能提升其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三)香港與內地加強金融合作的利好政策。

作為“超級聯絡人”,香港不斷探索對外交流和與中國內地的互聯互通。兩地互聯互通機制已涵蓋股票、債券及衍生品市場,覆蓋場內外交易,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了全方位資產跨境配置選擇。

(四)香港引入SPAC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規。

港交所推出一系列市場改革,包括引入SPAC、推出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以及GEM板上市改革等等,提升了香港市場對融資企業以及投資者的吸引力,港股IPO有望持續回暖。

香港IPO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展望

市場普遍預期2024下半年度港股IPO將伴隨二級市場溫和上升。若赴港上市的公司和大型科技企業數量增加,將進一步推進IPO規模回升。

基於香港資本市場的基本面依然穩健,羅兵咸永道、德勤和畢馬威分別預期今年將有約80至90家公司在香港IPO上市,集資總額約1,000億港元,在全球交易所集資排名或可重返前五名。隨著投資者聚焦人工智能、半導體和綠色技術等科技板塊,香港已預備好藉這些新興産業的強勁發展趨勢來帶動今年IPO市場活動的復甦。